【栽培】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作为一种重要的 , 具有高价值的植物来说 , 栽培技术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了解其基本特性入出分析 , 结合各种繁殖的技术 , 再通过高新的培养方式 , 最终才能获得新的品种 , 以便高效生产 , 首先应该对其物候期 , 繁殖方式及步骤 , 栽植过程 , 管理方式 , 以及病虫防治方法进行学习 , 以确保能够在栽培过程克服克服问题 。
物候期
在云南昆明 ,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萌芽期 , 4月上中旬为展叶期 , 4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新梢迅速生长期 , 11月中旬为落叶期 。
繁殖
以播种为主 , 也可利用根蘖幼苗繁殖 。 播种用的种子要求坚果充分成熟 。 种子采收后 , 经水选 , 于秋季播种 , 播种时种子须横放 。 如果秋季不播 , 则须用湿沙层积贮藏 。 幼苗一般培育2年后才可出圃栽植 。 也可在春季采用枝接法嫁接繁殖 。
播种
果实采收后摊放于室内通风处 , 待多数外果皮开裂后 , 取出种子 , 出籽率50%~75% 。 种子千粒重4500g , 发芽率75%~85% 。 春、秋均可播种 , 但秋播不如春播安全 , 因种子易被鼠、鸟啃食 。 有时冬季干旱 , 种子失水 , 出苗率低 。 秋播通常在秋季土壤结冻前播完即可 , 春播宜早 , 可在3月中旬播种 。 如春播 , 种子须经沙藏处理 。 即在冬季混沙藏入沟内(温度为0~5℃) , 沙藏70~80d 。 沙与种子的比例为3:1 。 层积时种子要薄 , 防止种子发热生霉 。 早春温度升高时要经常检查翻倒 。 未经沙藏的种子 , 可于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 , 用冷水浸种 。 浸种最好连续进行2次 , 第一次时间宜长 , 浸36~48h后捞出 , 沥水24h , 再用冷水浸24h 。 在第二次浸种时可加上溴化钾溶液(浓度为300ppm)效果更好 。 第二次浸种后即可播种 。 秋播最好用高垄播 , 垄距60~70cm , 种子间距离8~10cm 。 播种时应使脐孔向下或使种子的缝合线处上下放置 。 覆土厚度4~5cm 。 种子发芽前最好不要灌水 。 播后40d发芽出土 , 发芽后进行一般管理即可 。 成苗率达80%以上 , 产苗量1万~1.5万株/667m2 。
【【栽培】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嫁接
嫁接所用的砧木一般为核桃 。 在华北寒冷地区用核桃楸 , 在长江流域多采用野核桃 , 在山东、陕西采用枫杨 。 在优良单株上采集接穗 , 要选用树冠外围充实健壮的发育枝 , 长30~40cm , 粗1~1.5cm 。 接穗中下部充实饱满的芽作接芽 。 接穗采下后立即剪去叶片 , 只留1~1.5cm长的叶柄 , 以减少水分蒸发 。 去掉叶片后立即放入水桶内 , 用湿布盖好 , 或是放在湿沙中以防水分蒸发 。 最好是当天采的接穗当天用完 , 当天用不完时 , 应埋在湿沙或潮湿锯木屑中 , 不要插在水桶内 , 以免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 特别是芽接 , 接芽泡在水中成活率极低 。 作砧木的核桃、枫杨和核桃楸在休眠期间都有伤流 , 伤流会影响愈伤组织形成 , 接穗易被伤流泡烂 , 不能愈合成活 。 因此 , 应在伤流很少或无伤流时候嫁接 。 枝接在萌芽后进行 。 插皮舌接最适宜在核桃树展叶至雄花末期进行 。
扦插
选用1年生的健壮枝条 , 插穗长17~20cm , 普通方法扦插 , 成活率90%以上 。
根插
结合苗木出圃进行采根 , 再行假植 , 春季进行扦插 , 种根直径1cm , 长10cm 。 插根以床插为宜 , 根的上剪口一定要埋入床面以下0.5~1cm处 。
压条
休眠期将母株根部的健壮枝条压入土中 , 经一段时间后即能生根 , 然后将枝条与母株分离 , 移植再行培养 。

【栽培】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