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蒲公英说起来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一种野草 , 但是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 。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 并且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低 。 能够用于炒食 , 泡茶 , 做汤等各种用途 , 是一种食用与药用兼用的植物 。 现在种植蒲公英的面积也正在扩大 , 那么种植蒲公英该如何管理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文章插图

1、水分管理
在播种至出苗的时间中 , 要保证土壤处在湿润的状态中 。 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的话 , 可以在土壤上覆盖一层草料 , 然后浇小水 , 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 在蒲公英种子成功发芽出苗后要控制好浇水量 , 促进幼苗的生长能力 , 降低徒长倒伏等现象 。 在植株快速生长的时候 , 也要保持土壤的湿润 , 促进叶片的生长与光合作用 。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文章插图

2、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种植蒲公英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 , 当蒲公英种子出苗后8-12天内就 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 并且以后每10天左右就要根据田间情况适时中耕 , 直到种植到封垄时 。 中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壤的营养吸收 , 加强通透性 。 除草就是为了防止杂草与蒲公英争抢养分水分 , 导致蒲公英生长受阻 。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文章插图

3、间苗定苗
当蒲公英出苗后要做好查苗工作 , 发现蒲公英幼苗有弱苗死苗的现象及时拔除 , 并且立即补苗 , 保证蒲公英最后的产量 。 当蒲公英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工作时 , 适当的进行间苗 , 将幼苗的种植密度增大 , 每株之间的间距在4厘米左右 。 然后一个月左右便可开始定苗 , 适当将幼苗间距增大5厘米左右 , 提高蒲公英生长空间 , 促进生长发育 。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文章插图

4、及时追肥
虽然蒲公英的适应能力 , 但是在它的生长过程中至少要追肥两次 , 保证蒲公英的生长发育有充足营养 。 如果是在秋季种植 , 那么在入冬后要在田间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及过磷酸钙 。 不仅可以做好了直飞工作 , 并且还能够提高土壤温度 , 帮助根部成功越冬 。 进入春季之后适当追施化肥 , 采用水施方式 , 防止烧坏根部 。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文章插图

5、适时采收
采收的时候要注意的是 , 尽量不采收播种当面的幼嫩植株叶片 , 将幼嫩植株叶片的采收时间延迟至第二年 , 经过一年的生长 , 可以有效的提高植株的品质与产量 。 蒲公英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叶片 , 在采收的时候可以使用小刀将外部叶片割除 , 可以一次性全部采收 , 也可3周左右采收一次 。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文章插图

以上就是蒲公英种植田间管理方法的简单介绍了 , 种植蒲公英其实是比较简单的 。 种子也非常容易得到 , 但是就难在如何管理 , 其中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 因为蒲公英的抗病能力非常强 , 所以可适当放松 。 主要就是浇水施肥工作 , 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对待 。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 , 本文仅供参考 ,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种植】蒲公英种植的田间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