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要遵循“五不原则”

本文转自:北青网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电视剧《北部湾人家》中饰演了一位已经退休了20年的老干部 , 他在剧中的“五不原则” , 说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心声 , 被看作是人生暮年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好活法 。
人到老年要遵循“五不原则”
【人到老年要遵循“五不原则”】(剧中照)
1.不要老窝在家里:
“好静”并非是“不动”
不少人将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句诗“晚年唯好静 , 万事不关心 。 ”视作座右铭 , 但所谓的“静”并非是“不动” 。 其实 , 这首诗的下阙就接着写道:“松风吹解带 , 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 , 渔歌入浦深 。 ”也就是说 , 爬山、乘凉、弹琴、唱歌……晚年的王维可没有窝在家里 , 变成一个一动不动的老人家 。 老年人经常去户外走走 , 适当地进行一些科学锻炼 , 不仅能够增强生命的动力 , 还能够增长自己的见闻 。
人到老年要遵循“五不原则”
2.不要甘做局外人:
“老”并不等于“闲”
老人退休后如果社交能力不好 , 儿女又不在身边 , 很容易感到孤独寂寞 。 而且突然离开工作 , 曾经诸事缠身可能还心有抱怨 , 如今无事可做忽然发现失去自身价值 , 易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 。 要知道 , “老”并不等于“闲” 。 人老了 , 以为整个世界都和自己无关 。 其实不然 ,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感兴趣”和“有意义” 。
3.不要总提当年事:
“曾经”并不是“参考答案”
争胜好强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 到老了自夸当年勇 , 聊以自慰 。 对于这种情况 , 别人是爱莫能助的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只有自己随时警惕 。 就像李雪健在剧中说的那样:所有的“想当年”很可能只是一种自我陶醉 , 你把自己说成“高大全” , 在别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说书人 。 因为你的“想当年” , 只是你一个人的历史 。 并不能成为其他人 , 尤其是下一代的参考答案 。
4.不要倚老卖老:
“经验”并不一定是“威严”
有些老人由于受环境影响 , 习惯摆出大家长的威严、习惯指点江山 , 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 这句口头禅却也常常成为家庭不睦、人际冲突的导火索 。
人到老年要遵循“五不原则”
人生暮年 , 你也该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了 。 放手让孩子们去闯吧 , 哪怕前面是一堵南墙 , 也是他们人生必须经历的路程和收获 。 建议老年人别让过度的亲情成为孩子和自己负累 。 有时候淡然处之 , 比指手画脚更能拉进彼此的关系 。
5.不要不服老:
“小问题”并非要弃之不理
李雪健在电视剧中说:“人老了 , 有问题不要硬挺着 , 硬挺着 , 小问题变大问题 , 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 。 ” 不管承认不承认 , 随年龄增长 , 变老是一件不可抗拒的事 。 无力、气短 , 记忆力下降 , 皮肤瘙痒、便秘、尿失禁 , 没食欲……这是年龄增加带来的附属品 。 在面对年老体衰这个晚年最大的难题时 , 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认怂 。 建议通过一些权威的健康科普报纸、平台 , 学习一些养生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