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文言虚词有哪些,文言文的18个虚词( 四 )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信陵君窃符救赵》)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原因 。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谓】所说的 。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所在】
1.到处 。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 (《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9.【为】
(一)动词 。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 (《过秦论》)
2.以为,认为 。
①此亡秦之续耳 。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 (《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 。 为了,因为 。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 。 给,替 。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 可译为"当""等到"等 。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 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 (《论语》)
2.相当于“于何” 。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
1.相当于“之” 。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 (《师说》)
2.哪里,怎么 。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
1 。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 (《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 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