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作文


一名医生 , 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医患双方很多时候都是由观念、理解、看法、角度、态度不同而引发的冲突 , 如果医患双方都能够用下面这些新思维和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 许多纠纷都不会萌芽 。
(1)开放式思维:如果医生固守旧观念 , 不与患者充分对话和交流 , 由自己决定一切 , 往往会因为患者对医疗的不了解、不知情而导致冲突 。 要实现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伦理学准则 , 就必须开放地让患者了解医疗活动的过程 , 实行医疗技术、医疗活动、医疗收费公开 , 增进医患理解、缓和矛盾 , 也有利于医患配合 。
(2)换位思维:医患相互不理解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 如果通过换位思维加以调节 , 患方可以理解医学的风险性、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 , 让医者大胆工作;医方则要设身处地为患方着想 , 以患者的心情和渴望来理解他们的要求 , 并加以最优化地实现 。
(3)风险思维:客观事实和理性都提醒我们要辨证、明智、现实地权衡医疗代价与风险的问题 。 医生一定要有风险意识 , 对患者进行告知与沟通 , 让患者理解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 正视风险 , 医患共同努力在权衡和预防中避险 , 或坦然面对难避之险 。
(4)循证思维:循证医学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 临床医疗实践中 , 亦要遵循四大基本伦理准则:知情同意、自主、不伤害、最优化 , 每个医疗行为都应思考该不该做、怎么做、做了以后怎么对待等一系列问题 , 不能考虑不周即草率地实施 , 要循避害就优之法 , 在评价这些工作时也要循证说话 , 当前循证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循医德医风之证、循医疗质量之证、循服务质量之证、循法律法规之证 。
(5)法制思维:旧思维中评价一位医师的标准是医德、技术、服务等纯专业化和伦理化内容 , 然而如果用新思维来衡量 , 这仅仅是当代医师成功的一半 , 另一半必须用法制观来评判 , 每一项具体医疗工作都要贯穿法制思维 , 否则将不能完成举证责任倒置而陷于被动 。
(6)医患利益冲突观:为什么当下医患关系矛盾增加、也更难处理?这是医患利益冲突加剧的反映 。 我国公费医疗制度的取消、医改的起步与深化、患者对高质低费医疗的期望、社会各界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及社会地位的不平衡等都是医患利益冲突加剧的原因 。 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 , 如收费纠纷是经济利益的冲突 , 健康受到影响是健康权益的冲突 , 言语不当纠纷是荣誉或人格利益的冲突……可以认为当今的医疗服务过程就是医、患、国家、集体利益遵循一定法则的调节与平衡过程 , 现今的新型医疗艺术很大程度上就是医患利益冲突的调衡艺术 。
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 , 或者更广泛地说 , 医学团体和社会 , 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 如果处理这种关系就是当务之急 。
医疗行业向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 。 今年内 , 就出现了几起医疗纠纷案件 , 甚至出现了群众举刀看医生 , 打砸医院的情况 。 这些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扩大 , 大家一方面为此惋惜 , 一方面喊骂无良医生 。 医闹越多只能造成医生资源越来越紧张 , 进入恶性循环 。
所以 , 这方面 , 需要双方的相互理解 。 医生在帮我们尽心尽力的救人 , 这是他们的职责 , 实在是无法医治的 , 也不能责怪医生 , 他们已经尽力了 。
公立医院公益性逐渐淡化、商业性日益浓厚 。 我们应该知道:医院的性质 , 就是社会福利单位 , 而不应该成为赚钱的单位 。 不应该被利益熏坏了眼 , 应该始终已救人为己任 。 想想大夫白求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