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佳句和欣赏片段

【清明节佳句和欣赏片段】内容:
清明
丰子恺
清明例行扫墓 。 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 。 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 ”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 ”然而在我幼时, 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 。 人们借佛游春, 我们是“借墓游春” 。

清明节佳句和欣赏片段

文章插图
清明三天, 我们每天都去上坟 。 第一天, 寒食, 下午上“杨庄坟” 。 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 水路不通, 必须步行 。 老幼都不去, 我七八岁就参加 。 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 大家跟他走, 一路上采桃花, 偷新蚕豆, 不亦乐乎 。 到了坟上, 大家息足, 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 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 于是陈设祭品, 依次跪拜 。 拜过之后, 自由玩耍 。 有的吃甜麦塌饼, 有的吃粽子, 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 。 蚕豆梗是方形的, 在上面摘几个洞, 作为笛孔 。 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 装在这笛的一端, 笛便做成 。 指按笛孔, 口吹豌豆梗, 发音竟也悠扬可听 。 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 。 拿回家里, 第二天就枯干, 吹不响了 。 祭扫完毕, 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 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 作为酬谢 。 然后诸人一同在夕阳中回去 。 杨庄坟上只有一株大松树, 临着一个池塘 。 父亲说这叫做“美人照镜” 。 现在, 几十年不去, 不知美人是否还在照镜 。 闭上眼睛, 情景宛在目前 。
正清明那天, 上“大家坟” 。 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 。 坟共有五六处, 须用两只船, 整整上一天 。 同族共有五家, 轮流作主 。 白天上坟, 晚上吃上坟酒 。 这笔费用由祭田开销 。 祖宗们心计长, 恐怕子孙不肖, 上不起坟, 叫他们变成饿鬼 。 因此特置几亩祭田, 租给农民 。 轮到谁家主持上坟, 由谁家收租 。 雇船办酒之外, 费用总有余裕 。 因此大家高兴作主 。 而小孩子尤其高兴, 因为可以整天在乡下游玩, 在草地上吃午饭 。 船里烧出来的饭莱, 滋味特别好 。 因为, 据老人们说, 家里有灶君菩萨, 把饭菜的好滋味先尝了去;而船里没有灶君菩萨, 所以船里烧出来的饭菜滋味特别好 。 孩子们还有一件乐事, 是抢鸡蛋吃 。 每到一个坟上, 除对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 必定还有一只小匾, 内设小鱼、小肉、鸡蛋, 酒和香烛, 是请土地爷爷吃的, 叫做拜坟墓土地 。 孩子们中, 谁先向坟墓土地叩头, 谁先抢得鸡蛋 。 我难得抢到, 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 。
第三天上“私房坟” 。 我家的私房坟, 又称为旗杆坟 。 去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人, 父母和我们姐弟数人 。 吃了早中饭, 雇一只客船, 慢吞吞地荡去 。 水路五六里, 不久就到 。 祭扫期间, 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来问讯, 送我们些春笋 。 我们也到这庵里去玩, 看见竹林很大, 身入其中, 不见天日 。 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 一朝来到乡村田野, 感觉异常新鲜, 心情特别快适, 好似遨游五湖四海 。 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 。
清明诗词佳句欣赏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