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蓟马为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 危害我国玉米的蓟马主要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 三者均属缨翅目, 前两种隶属于蓟马科, 稻管蓟马隶属于管蓟马科, 在玉米上发生2代, 行孤雌生殖, 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吧!
【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危害特征
蓟马主要在玉米心叶内为害, 同时会释放出黏液, 致使心叶不能展开 。 随着玉米的生长, 玉米心叶形成“鞭状”,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就会造成减产, 甚至绝收 。 成虫行动迟缓, 多在时反面为害, 造成不连续的银白色食纹并伴有虫粪污点, 叶正面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 。 成虫在取食处的叶肉中产卵, 对光透视可见针尖大小的白点 。 为害多集中在自下而上第二至第四或第二至第六叶上, 即使新时长出后也很少转向新口中为害 。
【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发生规律
春季黄蓟马先在麦类等作物上繁殖为害, 其后一部逐渐向春玉米菌上转移, 由于麦类面积较大, 因此春玉米和中茬玉米的虫源主要是来自麦类 。 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 在麦类、春玉米上有一个若虫高峰, 6月中在麦类、春玉米、中茬玉米上又有一个成虫高峰, 6月下旬还有一个若虫高峰, 7月上旬在春玉米、中茬玉米和夏玉米上又出现一个成虫高峰 。 因此, 这几次高峰的出现, 在防治上要根据虫情及时采取措施 。
【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发生特点
蓟马较喜干燥条件, 在低洼窝风而干旱的玉米地发生多, 在小麦植株矮小稀疏地块中的套种玉米常受害重 。 一年中5~7月份的降雨对蓟马发生程度影响较大, 干旱少雨有利于发生 。 一般来说, 在玉米上的发生数量, 依次为春玉米>中茬玉米>夏玉米 。 中茬套种玉米上的单株虫量虽较春玉米少, 但受害较重, 在缺水肥条件下受害就更重 。
【蓟】玉米蓟马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
1、玉米在间苗定苗时, 注意拔除有虫苗, 并带出田外沤肥, 可减少禾蓟马蔓延为害 。 人工摘除叶端硬化部分, 使新生叶片恢复生长 。 适时灌水施肥, 加强管理, 以促进玉米苗早发快长, 可有效地减轻蓟马为害 。
2、玉米蓟马发生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3000~4000倍液, 或26%氯氟·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 或3%啶虫脒1500倍液, 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 或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 或20%吡虫啉可溶剂3000~4000倍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