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刘邦的军师是谁,刘邦的军师张良


刘邦的首席谋士是谁? 汉初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韩信 。

萧何(?-前193), 西汉初期政治家, 汉初三杰之一, 沛(今属江苏沛县)人 。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 秦末辅佐刘邦起义 。 攻克咸阳后, 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 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 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 并知民间疾苦, 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 项羽称王后, 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 立足汉中 。 刘邦为汉王, 以萧何为丞相, 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还定三秦 。 楚汉战争时, 他留守关中, 侍太子, 为法令约束, 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 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 对刘邦战胜项羽, 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 汉代建立后, 以他功最高封为“赞侯”, 位次第一, 食邑八千户 。 萧何采摭秦六法, 重新制定律令制度, 作为《就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 增加《户律》、《兴律》、《厩律》), 在法律思想上, 主张"无为", 喜好"黄老之术" 。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被拜为相国 。 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 他以“自毁其名”的方法, 以逃避被杀的危机 。 高祖死后, 他辅佐惠帝 。 惠帝二年(前193年)卒, 谥号“文终侯” 。 病危时, 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

韩信简介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 是平民出身的英雄, 也是中国军事史上, 一位绝代的奇葩 。 他是江苏淮阴人, 由于家境贫寒, 连一日三餐都很难维持, 只得到处投靠亲友, 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 。 有一次他在一位当亭长的好朋友家里做客, 由于食量太大, 亭长的太太对他冷言冷语, 并且故意不供给三餐, 韩信忍住饥饿, 到河边钓鱼, 又钓不到, 便向河边的洗衣妇讨饭, 其中有位老妇人, 经常给他饭吃, 并且鼓励他说:「大丈夫应当立志, 不能成天依赖别人, 好好努力吧!」韩信受到鼓励, 决心努力上进, 开创自己的前途 。

秦朝末年, 各地英豪纷纷起兵抗秦, 其中以项梁的声势最大 。 韩信平日专心研究兵法, 颇有心得, 便有意投效项梁 。 当他腰佩宝剑, 走在淮阴街上时, 有一位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 就说:「你的模样还挺神气的, 其实你只不过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 有种就杀了我, 如果不敢, 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 」韩信心中大怒, 但是他想到:「我当然可以一剑杀了他, 但是, 这有什么意义呢?大丈夫能忍一时之辱, 何必跟这家伙一般见识 。 」便一言不发, 弯下腰来, 从不良少年的胯下爬了过去 。 韩信投入项梁的部队, 建立了不少战功;项梁死后, 项羽继立, 韩信几次向项羽建议, 项羽瞧不起他;因此始终未能获得重用 。 韩信认为继续留在楚营也没有发展的机会, 于是毅然决然地到汉中, 投效刘邦 。

有一天, 韩信和同营的弟兄们触犯军法, 被判处死刑, 前面已有十三位弟兄人头落地, 轮到了韩信, 他情急大叫:「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杀害壮士?」监斩官滕公觉得很讶异, 就把他叫到面前盘问, 经过一番交谈, 对韩信大为赏识, 便替他向刘邦求情;刘邦特准他戴罪立功, 分发到萧何的单位服务, 担任管理粮草的工作 。 萧何发现韩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便向刘邦极力推荐, 可是刘邦却没有理会 。 萧何的几次进言都没有效果, 不禁令韩信心灰意冷 。 不久, 汉营便传来韩信失踪的消息, 萧何立刻亲自连夜追赶;终于追上了, 经过一番诚挚的挽留, 韩信跟著萧何返回汉营, 去觐见刘邦 。 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 刘邦见到萧何如此慎重, 这才认真地和韩信谈论天下大计, 韩信剖析楚汉情势, 精辟深入, 刘邦大为激赏, 立刻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将指挥大军的信符交给他, 并且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拜将典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