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白三叶怎么种?白三叶种植技术介绍有哪些?


【种植】白三叶怎么种?白三叶种植技术介绍有哪些?

文章插图

白三叶种植技术
白三叶为豆科多年生草坪植物,植株低矮,根系发达,寿命一般均在10年以上 。 主茎短,由茎节上长出匍匐茎,茎节向下产生不定根,向上长叶,具有很强的侵占性,成坪迅速 。 根部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和再生能力,保持和豆科根瘤菌共生的特性 。 三小叶着生于长柄顶端,故名“三叶草” 。 总状花序,于夏秋两季不断抽出花序 。 种子成熟后具有自播能力 。 白三叶喜光及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能耐半荫,有较强的适应性 。 在中国长江流域广为栽培,冬季可保持常绿不枯 。 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各种土壤皆可生长,尤喜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粘质土壤 。
整地:白三叶种子细小,幼苗顶土力差,播种前需将地整平耙细,以利出苗 。 在土壤粘重、降水量多的地域种植,应开沟做畦以利排水 。
播种:以9-10月秋播为最佳,也可以在3-4月春播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9月中旬前后播种,每平方米用种量为10-15克,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30厘米 。 用等量沃土拌种后播种较好 。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3-5日即可出苗,10日后全苗 。
施肥: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施少量氮肥有利于壮苗 。 播种前,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以及一定数量的厩肥作基肥 。 出苗后,植株矮小、叶色黄的,要施少量氮肥,每亩施10公斤尿素或相应量的硫酸铵,促进壮苗 。 在3月追1次复合肥,按每亩30-40公斤开沟施入草坪根部,然后浇水,能明显增强长势,提高抗高温的能力,减少死草现象 。
【种植】白三叶怎么种?白三叶种植技术介绍有哪些?

文章插图

白三叶种植
田间管理:白三叶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苗期应勤除杂草,春播的更应该如此 。 草层高20-25厘米时,可以适当刈割增强通风透气 。 刈后再生能力强,可迅速形成二茬草层 。 高温季节,白三叶停止生长 。 形成草层覆盖后的2-3年间要及时去除大杂草 。 如果因夏季高温干旱形成缺苗,可在秋季补播,恢复草坪整齐 。 白三叶病害少,有时也有褐斑病、白粉病发生,可先刈割,再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多菌灵等防治 。 白三叶虫害较多,尤其是蛴螬和蜗牛为害严重 。 对蛴螬选用的药剂为50%甲基异柳磷,按每亩地3公斤兑水3吨分别在4月中旬和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行喷雾,喷雾后及时喷水,使药水湿透地面7-10厘米,蛴螬接触药土后死亡 。 此法对少部分大龄幼虫效果仍不够理想 。 对于蜗牛,喷杀虫剂防治效果很差,而用蜗克星颗粒剂在傍晚撒于草坪内,则效果非常好,杀灭率达90%以上 。
【【种植】白三叶怎么种?白三叶种植技术介绍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