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西葫芦早春栽培技术


西葫芦早春栽培技术 西葫芦是一种生长期短、见效快的蔬菜, 具有较耐贮运、产量高、适宜间作套种等优点, 因此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 为对广大农户进行指导, 现将早春西葫芦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以供参考 。 一、育苗
1.品种选择 。 一般采用早熟品种, 如新早青一代、早抗嫩玉、玉美人、皮托4094等 。
2.播种期 。 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 播种时间也有差异, 播种时间要根据定植时间来确定, 一般要求棚内表层土壤(10厘米厚)温度稳定在10℃以上定植为佳 。 郑州地区大棚栽培的播种时间一般在1月中下旬, 小拱棚栽培的播种时间为2月中下旬 。
3.播种 。 最好进行营养钵育苗, 钵内装营养土, 播前浇透水, 待水渗透后, 用手指在土表面压成小穴, 将种子平放于穴内, 上面覆盖1.5厘米厚的细土, 然后在床面上覆盖薄膜保湿 。
二、苗期管理
出苗前管理好苗床温度, 一般将其控制在25℃~30℃, 当有7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去掉薄膜 。 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18℃~23℃, 夜间温度保持在7℃~15℃ 。 定植前5~7天炼苗, 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温度保持在7℃~10℃ 。 苗期浇水一般要见干见湿 。
三、定植
1.整地施肥 。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鸡禽粪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30公斤、碳铵20~30公斤 。 土地深翻后, 以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50~60厘米进行开沟施肥, 肥料与土充分混合后在栽培行上起垄, 垄高15~20厘米 。
2.定植 。 定植前10~15天扣棚暖地, 棚内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 。 在垄上按40~50厘米的株距开穴栽苗, 栽后浇水 。 覆土后苗坨与垄面持平, 每亩保苗2200株左右 。
四、定植后田间管理
1.浇水中耕 。 缓苗后顺沟浇水, 待根瓜长至6~7厘米长时, 进行第一次追肥和浇水 。 开始结瓜后, 每周浇水一次, 每两周追肥一次, 产量高峰期加强肥水管理 。
2.温度控制 。 定植后7~10天扣棚暖地, 以提高温度, 促进缓苗 。 有条件的夜间可覆盖草苫 。 以后天气转暖、棚内温度过高时, 要及时放风降温, 防止高温伤苗 。 当外界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 可以揭除棚膜 。
五、采收
适时早采收, 不仅可以提高后期产量, 也可提高经济效益, 避免坠秧, 一般情况下, 当单瓜重达250克时就应采摘 。
六、易出现问题及防治方法
1.西葫芦前期一般雄花很少, 大棚西葫芦栽培前期基本没有昆虫传粉, 这就需要及时进行人工授粉或激素处理, 否则西葫芦就不能够坐住并很好的膨大, 出现前端尖顶化瓜的现象 。
2.对于坐果性非常好的早抗嫩玉、玉美人等早熟西葫芦品种, 春季栽培时需要进行疏花疏果 。 因早春温度偏低, 营养生长相对较弱, 如留瓜多, 就可能坠秧, 导致植株不能充分发育, 就会使所有瓜都不能长太大, 如果在秋季种植则不需要去雌花 。
3.棚内生长前期容易出现细菌性病害为主多种病害, 宜用农用链霉素与代森锰锌混合液进行防治, 中后期应注意防治白粉病 。 作者:张桂兰 马长生
【【栽培】西葫芦早春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