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标准化引领茶产业走在“春天里”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
这两年, 浙江天台九遮茶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天台黄茶(中黄1号)卖了一个好价钱 。 “好品质带来了高收益!”公司负责人陈明说, 公司积极推广高效精准绿色防控, 实施生态绿色种植新模式, 推广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绿肥等措施, 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实现天台黄茶标准化生产 。
天台:标准化引领茶产业走在“春天里”
天台茶文化历史悠久, 产业基础雄厚, 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10.3万亩, 去年总产值达到4.5亿元 。 其中, 天台黄茶(中黄1号)是1998年在街头镇发现并选育的地方黄化珍稀茶树品种,县域内种植面积已超10000亩, 去年产值达1亿元, 推动了4个村集体收入从0增长到村均150余万元, 累计带动农户增收2600余万元 。
【天台:标准化引领茶产业走在“春天里”】成绩的取得, 离不开当地对茶园生态环境与综合产出水平的大力提升 。 自2020年起, 天台县通过规模生产主体试验示范、辐射带动县域“一品一策”的实施路径, 严格实行生产标准化, 不断规范质量风险管控体系, 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
“目前, 我们已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余亩, 试验示范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 。 ”天台县农业农村局特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金鑫介绍, 先后编制了《天台黄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天台黄茶品种特征及适种范围的指导意见》《天台黄茶扁型茶加工工艺规程》等规范化文本, 建立起从育苗、种植到加工的全程标准化体系, 为行业规范化奠定基础 。
天台:标准化引领茶产业走在“春天里”
种苗保护上, 建立了50多亩茶树种质资源圃和100亩天台黄茶(中黄1号)品种母本园, 形成保护区块 。 种苗繁育生产过程中, 建立了包括采穗管理、扦插管理、苗期管理等环节的标准化操作规程, 并在核心示范区茶园内建立了物联网监测体系, 实现生产的数字化;
针对病虫害防治, 在茶园普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 推广高效精准绿色防控新技术, 以及有机肥、绿肥的综合应用, 实现茶园生产的立体生态管理, 全县黄茶茶园“肥药双控”实施率已达80%以上;
为切实提升干叶品质, 从扁形和朵形两种加工茶型入手, 对各工艺环节参数、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 此外, 对现有常用的天台黄茶加工设施开展对比试验和评价, 按加工环节不同, 选择适宜于天台黄茶加工的设备型号 。
天台:标准化引领茶产业走在“春天里”
“公司共种植天台黄茶300亩, 实施标准化战略后, 和之前相比全然不同!”陈明感慨, 不仅提高了茶叶的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对促进技术的改进和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
据悉, 以天台黄茶(中黄1号)标准化为起点, 接下来, 天台将进一步把标准化扩大到整个茶行业 。 “种植户按照制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规范, 就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高品质茶叶, 从而助力茶农增收, 这是我们的目标 。 ”金鑫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