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热汤

作者:黎荔
【中国人的热汤】
中国人的热汤
中国人就是喜欢喝热水 , 这种行为更多的是源于情感与体验 。 相对于惯喝凉水的欧美日韩 , 中国人爱喝热水的习惯显得特立独行 。 这种东方趣味 , 刻在我们的DNA里一代代往下传 。 一碗好汤、一杯好茶的水汽氤氲中 , 我们作为中国人 , 有着真实的温暖感动 。
汤是这样一种东西 , 可俭可奢 , 解寒去饥 , 暖老温贫 。 喝一碗料多味浓的汤 , 就着热辣辣的汤再吃点什么主食 , 那厚厚的滚汤 , 一口口烫着舌头和嘴 , “咕咚”一声咽下去 , 一下子暖和过来 , 背上舒服得发痒 , 实在如天降宝物 。 汤的香气弥漫开来 , 我们会什么也不想做 , 只是埋头喝汤 , 单纯地感受喝汤时的幸福畅快 。
紫菜蛋花汤、鱼头豆腐汤、竹笋老鸭汤、玉米胡萝卜棒骨汤 , 还有静谧滋养的甜汤 , 防暑降温的酸梅汤、海带绿豆汤 , 甚至简单质朴的面汤 , 全国各地的饮食中都有形形色色的汤 , 花样繁多、动静皆宜 。 喝下一碗热汤 , 即可满足挑剔的味蕾 , 温暖饥饿的灵魂 , 生活的酸甜苦辣 , 顷刻间被吞食、被消化 。
北方的好汤是羊肉汤 。 数九寒天 , 晚来风急 , 问世间何物最暖心?当然是朴实小馆中那一碗实惠羊汤 。 无需过多华丽陪衬 , 一块薄饼 , 几许调料 , 一把葱绿 , 肉汤俱下中 , 你会重新爱上天地万物 。 汤的意味 , 到入冬尤其明显 。 每当气温骤降 , 每当初雪如约而来 , 你就会寻摸着 , 扑个地方喝一碗羊汤 , 吃几块肉 , 养一点膘 , 如此方能度过这大雪纷飞时节 。
中国人的热汤
相比于北方人 , 南方人更喜欢喝汤 , 南方人的餐桌上必定有盆汤 。 广东人尤其把煲汤视为生活最高享受 。 可能自古以来广州便是被权力遗忘的一块南蛮之地 , 因此人们也乐得悠闲 , 不必去想太多国家大事 , 就把一门心思专注在经营精致的生活里面 。 因此广东人花在生活上的时间总是很多 , 比如花去三四个小时来熬一大煲的老火汤 , 并且根据时节、体质 , 采用各种不同的中药药材作为搭配 。 例如 , 夏季“桑拿天” , 人都像进了蒸锅一样难受 , 对付这种天气 , 广东人的做法是煲道“溃烦汤” , 用一到两个苦瓜 , 放两钱生甘草 , 两碗清水 , 然后煮到剩一碗 , 吃瓜、喝汤 。 南方稻作文化制造出的众多衍生产品 , 米线、河粉、米粉之类 , 南方人也喜欢放在各色高汤中 , 配以各式食材 。 盛放米粉的各色高汤 , 有牛肉汤、海鲜汤、鸡肉汤等 。 无论哪种高汤 , 都是历经多时慢火熬制 。 在云南广西还有海南 , 人们还喜欢准备半个小青柠檬 , 往汤里挤上一点柠檬汁 , 使之更加清新爽口 。
尝过淮扬菜 , 才知道江苏菜也有不甜的 。 淮扬菜鲜香清淡 , 却也滋润 , 利落 , 决不腻嘴腻舌 , 颜色也清丽悦目 。 秘决在于汤 , 好在汤味醇厚 , 是所谓白汤 , 由种种汤料如鸡鸭鱼肉等熬成 , 其味厚就如啖熊掌一般 。 淮扬菜中 , 最入心的那碗汤可能是“腌笃鲜” , 那是与春天的一期一会 。 每年等到春笋降临人世 , 配上咸肉与五花肉 , 小火咕嘟慢炖熬制成汤 , 清香与厚实只在春头的这锅“腌笃鲜” , 春笋吸收了咸鲜两款五花肉的脂肪 , 天生的清丽鲜美被愈加地激发出来 , 赋予了这道不加何调味料的家常汤品以天赐的鲜美 。 那种别有意趣的搭配 , 最后熬出的是一锅很有层次的浓汤 , 你尝了一口又一口 , 还是不能完全描述出它的微妙味道 。
中国人的热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