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传说中的八十年代

作者:黎荔
回望传说中的八十年代
【回望传说中的八十年代】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家之一”的肖全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 , 用了十年时间 , 拍摄记录下共和国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富有理想主义和艺术激情的一代文化精英 。 何多苓、翟永明、北岛、舒婷、顾城、食指、芒克、崔健、王朔、姜文、窦唯……被肖全定格时 , 还都是嫩得掐出水的青葱模样 , 一副“我辈生逢其时、值此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豪情壮志 。 个人野心搅拌着时代的荷尔蒙 , 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定能指点天下的样子 。 他们定格成为这个国家一代人的故事和形象 。
早在拍摄这些人物的时候 , 肖全就想到过一件事 , “十年之后 , 我再来拍你!”肖全每次按完快门后 , 对着他镜头中的英雄 , 总是忍不住脱口一句 。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 肖全却没有如约再拍 。 他曾花过不少时间去做准备 , 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来做这件事 。 四十岁以后 , 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脸负责 , 做了什么都写在自己的脸上 , 如果说彼时那群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 留下的是光荣的影像的话 , 当这一代人自然而骄傲地老去 , 岁月沉淀出来的难道不是充满灵魂的美吗?为什么肖全不敢再举起他的相机呢?
当代艺术家张晓刚曾和肖全在飞机上谈及“这一代” , 认为肖全应该再拍一次 , 然而 , 肖全因内心的某种脆弱 , 无法说服自己做这件事 。 “我拍的是一帮知识分子 , 被解释为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独立思考力有推动的一帮人 。 他们随国家的成长而成长 , 记录了时代脉搏的快和慢 , 是会让人心跳加速的 。 从社会学意义上也蛮有意思 。 我不但想过复拍《我们这一代》 , 还想过拍上一代《他们那一代》、下一代《你们这一代》 。 但是……” 。 “我现在常想 , 因为有八十年代托着底 , 我们今天的沦亡都显得那么悲情和富有诗意 。 ”肖全借赵野在《肖全和三毛》中的这句话 , 解释自己的心甘情愿 , 甚至矛盾纠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