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1岁半宝宝如何锻炼咀嚼,3岁宝宝吃什么锻炼咀嚼


怎么样锻炼小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所以给年龄较小的孩子喂饭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仅要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各种美食,还得有耐心地一口口喂,如果宝宝不配合,一顿饭可能要吃一个小时 。
孩子1岁后出现这三种表现,说明咀嚼能力不足,看看你家娃有没有
咀嚼能力是指把食物在嘴里嚼烂的能力,并不是在某个阶段自然而然就能拥有,而是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锻炼逐步加强的 。
如果父母没有把握锻炼孩子咀嚼能力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这种能力很可能会慢慢退化,对饮食习惯的培养和身体健康以及语言发育极为不利 。
宝宝月龄越小,咀嚼能力不足的情况越难发现,但如果已经满了1岁,有这几种特殊表现,基本上就是该原因引起的,爸妈必须引起重视:
1、只愿意喝奶,吃糊状辅食
一般来说,1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吃写比较清淡绵软的正常食物了,与大人的饮食已经很接近,但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只想着喝奶和吃不用怎么咀嚼的糊状辅食,就说明可能是咀嚼能力不足 。
2、吃饭难以下咽,喜欢呕出来
有的孩子吃饭经常咽不下去,喜欢吐出来,或者吃下去后出现剧烈呕吐现象,其实并不是饭菜不合胃口,而是咀嚼能力不足导致食物没嚼烂,很难吞下去 。
3、吃不了硬物
咀嚼能力不足的孩子吃不了太硬的食物,像一些比较难嚼的肉类、蔬菜,孩子根本吃不了,也不愿意尝试 。
咀嚼能力不足的孩子,基多半是喂养不当引起的
除了胎儿出生时的其他因素和自身身体原因,如果在辅食添加后出现咀嚼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可能是父母喂养方式不当造成的:
1、辅食添加过晚
专家建议,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最好在4~6个月左右,国内大多数宝妈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月龄都是在6个月 。
此时是辅食添加和锻炼咀嚼能力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不仅耽误孩子学习咀嚼能力,而且对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家长需注意 。
2、辅食太过精细
有些父母担心宝宝吃不动太硬的食物,就一直给他们添加软的糊状辅食,即使到了可以加入其它性状的辅食时,仍然没有做出调整 。
还有的爸妈害怕宝宝被噎住,制作辅食时喜欢做得很精细,把一些较硬的梗、籽都去除干净,让孩子能吃得更顺畅 。
这两种使辅食过于精细的做法都无法使孩子的咀嚼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他们习惯于吃饭时不怎么经过咀嚼,时间一久,就根本吃不下稍微耐嚼一点的食物了 。
另外,有些长辈还会把一些坚硬的食物嚼碎后喂给孩子,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不仅不能锻炼咀嚼能力,还容易传递细菌,影响身体健康 。
几种方法,有利于充分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1、预防
把握辅食添加的准确时间
4~6个月最为合适,具体可通过这几个信号来判断:
宝宝体重已达出生时两倍以上;
宝宝一天喝奶量超过1000ml;
宝宝对大人的食物表现出兴趣,并想尝试;
宝宝能准确把食物放进嘴里,具有一定手眼协调能力 。
添加顺序逐步递进
4~6个月,以泥糊状、流食为主;
7~9个月,逐步过渡到软固体、颗粒状,可适当多添加几种不同形状的食物;
10~12个月,趋于成人,可尝试块状、条状等主食或水果蔬菜 。
2、调整
如果父母没有把握住锻炼孩子咀嚼能力的黄金时期,而且出现了咀嚼能力不足的问题,父母可以做出一些调整来进行改善 。
比如准备一些水果条、黄瓜条、胡萝卜条,让孩子用牙齿一口口咬断 。 咀嚼后吞下去或者吐出来都行,能锻炼咀嚼能力和下颌骨咬合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