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怎么写对联,感恩老师对联7字


如何学写对联 写对联要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 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

对联要得意境搭调,要和上联有关系 。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 。 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
如何写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分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格式】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

其实对联要注意的就是格式,至于内容则是作者自己的创造了

积累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 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 2)死(4)妻(7)散(3)” 。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 。 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 ”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 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 ”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 。 ⑵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 。 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 ”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 。 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 。 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 。 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 。 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 。 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 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 。 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 ”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 。 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 ”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 。 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 。 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