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启华 修炼太极,要重视炼心和心炼 太极拳与哲学-台湾朱高正博士

作者简介:来自台湾的朱高正博士系朱熹第二十六代孙 , 易学专家 , 国际易学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 。 一年多前 , 向陈家沟“四大金刚”之一的陈式大师朱天才学练陈氏老架一路 , 颇有心得 。 今年端午他和朱大师合作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太极拳专题讲座 , 受到欢迎 。 回台湾后 , 他给新民网邮来此稿 , 今特全文刊载 , 以飨读者 。

哲学是为了实践而存在

人类历史上的各种运动、 , 大概没有一种可以像太极拳这样 , 与哲学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 这里谈的哲学 , 并不是指一般的西方哲学 , 而是指中国传统的儒、释、道 。 太极拳与易学、理学和老庄的关系尤其密切 。
其实「哲学」一语 , 来自19世纪末日本学者对“philosophy”一词的翻译 , 中国传统文化上没有「哲学」这个术语 , 只有儒学、老庄和佛学 。 “philosophy”本意是爱(philos)智(sphia) , 因此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以来就偏重在理论的探讨;中国的哲学 , 无论儒、释、道 , 都着重在实践 , 以之为生活的指导 。 譬如「学生」一词 , 来自道教创始人东汉末年的张道陵 , 他自己谦称为「学生」 , 其本意为「学习如何生活」 。 十八世纪欧洲知识界极有代表性的人物鲁索(J. J. Rousseau, 1712-1778)就曾说:「学识与人品无关 。 」在欧洲有很高的学术或艺术成就的人 , 其品德修养极差的比比皆是 , 譬如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这在中国传统观念里 , 是难以想象的 。 儒家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学问思辩是理论层次 , 但这一切无不为了「笃行」这个实践的工夫 。 其实 , 近代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就主张:「理论是为了实践 , 实践对于理论拥有优先权 。 」这种看法倒与中国传统学问若合符节 。

练太极拳可以变化气质

太极拳大师郑曼青先生曾经说:「习练太极拳可以变化气质」 。 这可从代表传统儒学的理学大师得到印证 。 北宋大儒张横渠(1020-1077)说:读书是为了「自求变化气质」 。 横渠认为人性有两个层次 , 即「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 天地之性是指吾人乃禀天地之气而成 , 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 , 天地之帅吾其性 。 」天地之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所同具的天性 。 但人得阴阳五行之秀 , 为万物之灵 , 所以人的天地之性最为灵秀 。 所谓天地之性 , 其实是指天地生物的仁心善性 。 天无所不覆 , 地无所不载 , 有天无地 , 万物不得长养;有地无天 , 万物也得不到雨露的滋润 。 天地之性就是好生之德 , 要让万物得以出生繁衍 , 充分长养 , 让万物潜在的天份得到充分的发挥 。 这种仁德善性就是天地之性 , 人生来就被赋予这个纯一不杂的善性 。 至于「气质之性」则是指每个人出生后 , 由于禀受阴阳二气的不同 , 譬如出生的年份、节令、时辰、地理位置、山川自然环境、家庭条件、父母性格、种族、信仰等无数不同的条件 , 而形成不同的气禀与性格 。 所以说「人之刚柔、缓急 , 有才与不才 , 气之偏也」 。 气质之性在于对外物有所追求 , 张横渠称之为「攻取之性」 。 他说:「攻取 , 气之欲 。 口腹之于饮食 , 鼻舌之于臭味 , 皆攻取之性也」 。 这是人性中诸恶的来源 。 张载主张改变「气质之性」 , 回复到「天地之性」 。 他说 , 虽然「人之气质美恶 , 与贵贱夭寿之理,皆是所受定分」 , 但「气质恶者 , 学即能移」 , 通过学习克服追求外物的情欲 , 「使动作皆中礼」 , 则能变化气质 , 从而恢复本来的善性 , 即「天地之性」 。 借着无私、寡欲 , 去除后天、外在的影响 , 就能显露先天、内在的天地之性 。 练太极拳也一样 , 要借着勤练拳架 , 将拙力、蛮力去除殆尽 , 彻底松柔之后 , 内劲自然就出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