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怎么做预算,经营预算表模板( 三 )


此次《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 , 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 , 即在未来的各类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工作中 , 国家将不再为相关建设活动主体提供制作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的各项参数标准 。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需依据动态的市场信息 , 自行或委托专业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相关造价参数标准的收集、制作 , 进而完成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 , 实现项目投资控制、投标报价竞争、项目盈利控制等目的 。
2、传统预算定额局限性
工程定额 , 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 , 为加强建设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制定的一项管理控制制度 。 尽管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 这项管理控制制度不断完善 , 但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 这项传统的定额管理制度日益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 。
预算定额编制的局限性
目前 , 我国工程预算定额主要是通过各地造价站、定额站等机构 , 对过去工程案例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研究、分析 , 进而编制发布预算定额文件 。 即预算定额文件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工程案例的汇总分析 , 其提供的参数、依据 , 反映的是一段时期、阶段的行业平均生产水平 。
但建筑市场环境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 尤其随着各项新材料、新工艺、新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 , 预算定额日益无法精准的反应当下建筑行业的平均生产水平 , 因此也就无法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即时的参数依据 。
预算定额难以有效释放市场活力
工程预算定额制度已在国内施行数十年 , 无论建设单位的项目投资控制 , 还是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竞争、盈利控制 , 都习惯性的依赖于预算定额提供的参数依据 , 缺乏主动的数据调研、分析 。 承包人报价往往基于定额计价后下浮一定百分比的方式 , 而非对市场人工、物料、机具设备等价格的调研分析 , 这导致企业资本、盈利控制严重脱离市场 , 在后期的施工环节极易出现风险 。
同时 , 目前国内实行低价中标原则 , 承包人为承揽项目往往不断压缩成本 , 甚至低于成本价报价 , 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中标 , 后期通过工程变更、索赔等方式盈利 。 这为建设工程带来严重的工期、质量与安全生产风险 。 事实上 , 建设单位对此也知之甚深 , 但由于缺乏动态、有效的建筑市场信息把握 , 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报价分析管理 。
此次《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提出逐步取消预算定额 , 搭建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平台 , 统一信息发布标准和规则 , 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自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 , 供市场主体选择 。 这令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更加合理 , 也有利于抑制建筑企业长期存在的恶意低价中标现象 , 将其主要精力转移至如何提升自身技术实力、人才储备与管理能力 , 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 发挥合理低价中标优势 。
3、取消预算定额对于相关主体的影响
取消预算定额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 从相关活动主体方面来看 , 主要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工程咨询单位有着较大影响 。
建设单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