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豪放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豪放】作者:黎荔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豪放
有时细腻, 有时豪放 。
豪放的感觉, 是北朝民歌质朴雄豪, “敕勒川, 阴山下 。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朝民歌哪来如此恢弘大气?
豪放的感觉, 是听一曲声如裂帛、响遏行云的高音歌唱, 一如脱缰野马, 驰骋万里 。 帕瓦罗蒂, 卡雷拉斯, 多明戈, 卡拉斯, 萨瑟兰, 卡芭莱, 无人能及的演唱力度, 一泻千里, 畅快淋漓, 短时间内高能量的激情喷发, 转瞬间又会转至人声的极其幽暗之境 。 演唱狂放到极限又细腻到极微, 豪情、生命感、无法遏止的生命强力, 带你直入磅礴天地万物的光辉明亮、壮阔无垠 。
豪放的感觉, 是遍地的烽火、弥天的狼烟、生锈的铠甲、甲光向日的孤城、关山月夜的羌笛、婉转低回的雁阵、缚龙伏虎的苍鹰……是时空激荡的豪迈与峭拔之文, 王勃《滕王阁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崔颢《登黄鹤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飞《满江红》……
豪放的感觉, 是男人为曾允朋友一诺, 慨然独行万里, 是女人不惜“拼将一生休, 尽君今日欢” 。 是一代又一代任侠江湖、慷慨悲歌之士, 铁肩担道义,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是豫让、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 是秋瑾, 大浪淘沙, 风雷激荡, 家仇国难, 炮火弦歌, 其间回响着的嘶哑而悲壮的呐喊, 叠印着的踉跄而执著的足迹……是“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是“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是“道之所在, 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 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 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 与君痛饮三百杯” 。
东北菜总是大锅大炖, 一口大锅就可以烩天下做出质朴的美味!——这里面已透露着一股豪爽, 但与陕西面食一比还是不够气势, 八百里秦川和黄土高原的风尘造就了西北汉子的豪爽与大度 。 陕西汉子吃饭总是满口红油, 一脸大汗, 陕西女子做饭个个倾其全力, 大汗淋漓, 何以这般轰轰烈烈, 何以这般惊心动魄?就是因为陕西人有红油辣子和一斤多重的老碗 。 这便是陕西乡土饭的精髓, 这便是陕西乡土饭的魂魄 。 但到了辽阔的草原戈壁, 牛粪冒着青烟, 煮熟的奶茶和篝火边冒着油的全牛全羊, 这里大碗喝酒, 骑马摔跤, 当地人技术娴熟, 先是切割羊的咽喉部分的皮, 然后整个剥开来, 一点血都没有流 。 然后他们把羊切成大块, 丢到大铁桶里, 直接在篝火边上烤肉喝酒, 这可以叫豪迈, 也可以叫残酷, 非常接近于自然律, 就是在大自然中和野兽搏斗的过程, 一种人类勇搏于天地之间的物竞天择 。
豪放怎能少得了烈酒呢?豪爽激情之时, 开怀痛饮, 以酒助兴;忧思沉郁之际, 小酌月下, 独与酒伴 。 借一壶酒把生命放到旷野上去冒险, 去试探自己生命的极限, 去出走和流浪, 看一眼风起云落的天涯 。 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 同时也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 。 中国人的生命豪迈、能量、谋略、胆魄和激情, 似乎惟在举杯撞盏的刹那才石破天惊地迸溅出来, 似乎只有在酒精的升腾中方可抵达人生的沸点 。
有时细腻, 有时豪放 。 今天, 我们抡着臂膀冲在生活的第一线, 我们是行走江湖的女汉子, 我们是有泪不轻弹的纯爷们, 各种兵荒马乱, 各种奋不顾身 。 骨头软、头发软、身体软、心也软, 却总是一副很硬的样子 。 时时切换着频道, 有时心怀猛虎, 有时细嗅蔷薇, 有时“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 有时“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角色的转换实在有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