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声母怎么读,声母的发音阶段( 三 )



在发x时 , 舌面前部靠近硬腭前部 , 形成一个窄缝 , 软腭上升 , 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 , 摩擦成声 。 声带不振动 。 可见x的发音部位和j、q相同 , 但它的发音方式没有塞的成分 , 是纯粹的擦音 。 因此 , x是舌面前清擦音 。

五、舌尖后音zh,ch,sh和r

舌尖后音 , 就是利用舌尖抵住硬腭前部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 。 硬腭前部比起上齿龈来 , 位置靠后(靠近咽喉) , 因此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 , 这类音就叫舌尖后音 。

在发zh时 , 舌尖翘起 , 抵住硬腭前部 , 软腭上升 , 气流因通路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 。 然后舌尖微离硬腭 , 形成一个窄缝 , 气流从窄缝中泄出 , 摩擦成声 。 声带不振动 。 发ch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h同 , 只是在发ch时 , 冲出的气流比发zh时要强许多 。 zh是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 ch是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

在发sh时 , 舌尖翘起 , 接近硬腭前部 , 在舌尖与硬腭之间留有一个窄缝 , 软腭上升 , 气流从舌尖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 , 摩擦成声 。 声带不振动 。 发r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sh同 , 只是在发r时 , 声带要振动 。 sh是舌尖后清擦音 , r是舌尖后浊擦音 。

由于发舌尖后音时 , 舌尖要上翘起 , 仿佛是向后卷 , 因此舌尖后音zh、ch、sh、r通常又叫做卷舌音 。

六、舌尖前音z,c和s

舌尖前音 , 就是利用舌尖抵住上门齿背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 。 上门齿背比起上齿龈来 , 位置靠前(告近双唇) , 因此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 , 这类音就叫舌尖前音 。

在发z时 , 舌尖抵住上门齿背 , 软腭上升 , 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 。 然后舌尖微离上齿背 , 形成一个窄缝 , 气流从窄缝中泄出 , 摩擦成声 。 声带不振动 。 发c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同 , 只是在发c是 , 冲出的气流比发z时要强许多 。 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 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

在发s时 , 舌尖接近上门齿背 , 形成一个窄缝 , 软腭上升 , 气流从窄缝中泄出 , 摩擦成声 。 声带不振动 。 s是舌尖前清擦音 。

由于发舌尖前音时 , 舌尖要前伸 , 上翘的姿势不明显 , 舌面平直 , 因此舌尖前音z、c、s通常又叫做平舌音 。 在许多方言中 , 卷舌音和平舌音不分 , 甚至这两类音和舌面前音j、q、x也不分 。 学习普通话 , 要特别注意这三类音的区分 。

在发以上各音时 , 软腭的位置也是不可忽视的 。 软腭上升 , 是为了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软腭下垂 , 是为了堵住气流的口腔通道 。 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 , 气流总是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 , 发出的音就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声母 。

另外 , 推荐一个不错的网站:



这一页是汉语拼音标准发音 。 点需要的声母 , 有音频的 , 可以跟着读 。 内容比较多 , 有轻声、儿化音、字词和文章的朗读音频 。 多浏览下看有没有需要的 。 学习愉快!
普通话的声母是怎么发音的 b:发音时 , 双唇紧闭 , 阻碍气流 , 然后双唇突然放开 , 让气流冲出 , 读音轻短 。  
p:发音时 , 双唇紧闭 , 阻碍气流 , 然后双唇突然放开 , 气流迸出成音 。  
m:发音时 , 双唇紧闭 , 舌后缩 , 气流从鼻腔出来 , 打开嘴 , 声带颤动 。  
f:发音时 , 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 , 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 , 摩擦成声 。  
d:发音时 , 舌尖抵住上牙床 , 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 , 气流从口腔迸出 , 爆发成音 。  
t:发音时 , 舌尖抵住上牙床 , 憋住气后 , 突然离开 , 气流从口中迸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