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年轻人在合作社中纷纷换届挑大梁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
团风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年轻人在合作社中纷纷换届挑大梁
春光正好, 团风郧峰农机专业合作社5000平米的育秧大棚, 绿油油的秧苗整整齐齐摆在育秧架上 。 合作社的女主人胡亚楠是一位30岁的财经大学毕业生, 刚刚接她公公胡和义的班掌管合作社 。 “你看这秧苗已经12厘米高了, 还过一周就达到机插的标准了 。 ”小胡的丈夫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 学的是对外贸易, 正在田里驾驶拖拉机耕田 。
胡和义可是种田的一把好手, 流转了3700亩农田, 经营了20多年, 亩产高出平均值两三百斤 。 “现在都要使用智能农机, 新购约翰迪尔、久保田拖拉机、洋马9行插秧机、久保田联合收获机我也不会用了, 我们两老都退下来了, 儿子、儿媳转行来接班 。 ”“团风34家大规模农机专业合作社, 转给年轻大学生经营的不少啊!”老胡补充道 。
团风县农机技术推广站负责人童吉祥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机插是最后一公里, 去年10月, 我们下决心突破, 依托农机合作社选择3个集中点建育秧大棚, 多方筹集资金1500万元, 建起黄湖、马庙、总路咀3个育秧工厂, 可满足全县4万亩早稻种植秧苗, 我们订购的12台洋马9行插秧机马上可以投入使用 。 ”
团风县管龙农机合作社流转本县及周边农田7800亩, “换届”后, 30岁出头的新社长管田, 算了一把细账:机插秧省种、省工、增产, 每亩节约种子、化肥、人工费40元以上, 增产30.08㎏, 增收98.44元 。
“为了这些新主人能快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一开年我们就选送了12名年轻社长到市里培训, 迅速落实农机补贴帮助他们购买最先进的插秧机 。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冯国彪介绍 。
【团风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年轻人在合作社中纷纷换届挑大梁】“通过集中育秧、集中机插秧, 一是明显减少化肥、除草剂的使用, 减轻环境污染, 改善土壤条件;二是可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提高水稻单产, 更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三是对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 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又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 ”团风县副县长彭哲总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