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尿潴留怎样治疗,尿潴留多喝水能慢慢恢复吗


尿潴留最佳治疗方法 尿潴留目录[隐藏]

基本概述
病因
临床诊断
治疗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预防
产妇如何预防尿潴留基本概述
病因
临床诊断
治疗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预防
产妇如何预防尿潴留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 , 称为尿潴留 。 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 , 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 。 阻塞性尿潴留有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或尿道结石、肿瘤等疾病、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而发生尿潴留 。 尿潴留非阻塞性尿潴留即膀胱和尿道并无器质性病变 , 尿潴留是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 。 如脑肿瘤、脑外伤、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以及手术和麻醉等均可引起尿潴留 。 [1] 根据病理可分为: 急性尿潴留:在急性尿潴留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膀胱充盈 , 膀胱迅速膨胀而成为无张力膀胱下腹胀感并膨隆 , 尿意急迫 , 而不能自行排尿者 。 既往排尿正常 , 无排尿困难的病史 。 慢性尿潴留:慢性尿潴留是由膀胱颈以下梗阻性病变引起的排尿困难发展而来 。 由于持久而严重的梗阻 , 膀胱逼尿肌初期可增厚 , 后期可变薄 , 粘膜表面小梁增生 , 小室及假性憩室形成 , 膀胱代偿机能不全 , 残余尿量逐渐增加 , 可出现假性尿失禁 。
[编辑本段]病因
尿潴留原因分两类: ①尿道梗阻:尿潴留可由于尿道炎症水肿或结石、尿道狭窄、尿道外伤、前列腺肥大或肿瘤、急性前列腺炎或脓肿、膀胱肿瘤等阻塞尿道而引起 。 ②神经因素: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神经疾患以及糖尿病等所致植物神经损害都可引起尿潴留 。 [2]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诊断时根据病史、膀胱胀满的症状及体征 , 而尿不能排出或不能完全排空时可确定为尿潴留 。 通过耻骨上部的视诊和叩诊等发现尿潴留后 , 再进一步通过B超检查和导尿来证实 。 病因诊断依靠询问有无尿路感染、尿石排出、尿道损伤、前列腺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糖尿病等病史 , 结合症状、体征以及膀胱X线平片检查、B超和尿道、膀胱镜检查 , 以查明尿潴留的原因 。 [3]
[编辑本段]治疗
针灸治疗
采用针刺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极、水道等穴位 , 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尿排出 。 或用中医按摩手法 , 用掌指部 , 在病人膀胱前壁、底部轻柔按压数十次 , 能增强膀胱平滑肌收缩功能 , 常可促使排尿 。 也可用指 , 用力均匀适度 , 点压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 , 同时嘱患者用力 , 使尿被逼出 。 此外 , 也可用药物 , 如中药利水通淋的方药 , 还可用热敷小腹处 , 均能使尿潴留得到治疗 。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 , 可用导尿术 , 使尿液排出体外 , 减轻痛苦 。
药物治疗
中药方剂 方法一: 【辨证】气虚失约 。 【治法】益气通尿 。 【方名】益气通尿汤 。 【组成】炙黄芪12克 , 炙升麻9克 , 厚肉桂2克(后下) , 荆芥穗9克 , 琥珀末3克(冲服) , 甘草梢3克 。 【用法】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4] 方法二: 【辨证】邪热客于下焦 , 肾关开合无能 , 膀胱气化无力 。 【治法】温养少火 , 升清降浊 。 【方名】加味通关汤 。 【组成】知母10克 , 黄柏10克 , 肉桂10克 , 熟附片10克 , 枳壳10克 , 升麻45克 。 【用法】水煎服 , 每日1剂 , 日服2次 。 【出处】李滨方 。 李文亮等:《千家妙方》 。
其他治疗
(1)热敷法: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 , 对尿潴留时间较短 , 膀胱充盈不严重的患者常有很好的疗效 , 也可采用热水浴 , 如在热水中有排尿感 , 可在水中试排 , 不要坚持出浴盆排尿 , 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机会 。 (2)按摩法:顺脐至耻骨联合中点处轻轻按摩 , 并逐渐加压 , 可用拇指点按关元穴部位约一分钟 , 并以手掌自膀胱上方向下轻压膀胀 , 以助排尿 , 切忌用力过猛 , 以免造成膀胱破裂 。 (3)敷脐疗法:用食盐半斤炒热 , 布包熨脐腹 , 冷后炒热敷脐 。 或用独头蒜一个 , 栀子3枚 , 盐少许捣烂 , 摊纸上贴脐 。 (4)导尿法:一般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故由医护人员操作 , 目前国外对于尿潴留患者 , 也提倡自家导尿 。 (5)穿刺抽尿法:在无法插入导尿管情况下为暂时缓解患者痛苦 , 可在无菌条件下 , 在耻骨联合上缘二指正中线处 , 行膀胱穿刺 , 抽出尿液 。 [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