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节气食谱推荐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节气食谱推荐

文章插图

惊蛰节气养生之道 , 宜多吃荠菜菠菜养身 。 进入惊蛰后 , 人体肝阳之气上升 , 此时饮食宜需配合 。 惊蛰节气吃什么好?
红枣粥
配制:粳米250克 , 红枣60个 , 加水适量 , 共煮成粥 。
功效:红枣粥采用红枣 , 大米加适量水一起烹饪而成 。 因为大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单糖 , 维生素B、钙、磷和铁等元素 , 所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
猪肝粥
配制:粳米250克 , 猪肝60克 , 加水适量 , 共煮成粥 。
功效:猪肝粥具有补血(补血食品)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 , 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
猪肝中铁质丰富 , 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 , 食用猪肝可调节和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 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能保护眼睛 , 维持正常视力 , 防止眼睛干涩、疲劳 , 维持健康的肤色;还含有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 , 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 , 抗氧化 , 防衰老 , 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 , 也可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节气食谱推荐

文章插图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 更是干支历寅月的结束以及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3月5-6日之间 , 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 。 而惊蛰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 , 为每年二月初一前后 , 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 , 春雷始鸣 , 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 “蛰”是藏的意思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 , 万物出乎震 , 震为雷 , 故曰惊蛰 。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 , 始雷发东隅(yú) , 众蛰各潜骇 , 草木纵横舒 。 ”实际上 , 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 , 大地回春 , 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 , “惊而出走”的原因 。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 , 就多年平均而言 , 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 , 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 “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节气食谱推荐】 中国古代从惊蛰起每5天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 , 桃花红、梨花白 , 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 按照一般气侯规律 , 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 , 雨水渐多 , 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 , 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 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