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叶火棘 火棘的图片资料

火棘是集观叶、观花、观果为一身的优良观赏植物 。 春季,绿叶白花,清新雅致;秋冬季,红果似火,灿烂夺目 。 其果实直到翌年新叶萌发时才纷纷凋落,观赏期很长 。 这些红色的小梨果还可以酿酒和代替粮食食用,在过去闹饥荒时,曾是灾民的“救命粮” 。
火棘木的果实是殷红的小梨果,是观果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果实虽小数量却很多,一棵老树上往往可结果实数千粒或万粒以上,累累的果实火红耀眼,美丽无比,再加上果实成熟期正值农历新年,想不红也难,所以盆栽界给它取了一个吉利响亮的名字“状元红” 。
状元红的图片
【窄叶火棘 火棘的图片资料】火棘的基本常识
中文名:火棘
别名:红子,火把果,状元红,火刺木(台湾),救兵粮(云南土名),救军粮(贵州、四川、湖北土名),救命粮(陕西土名),红子(贵州、湖北土名),常绿山桩,常绿山楂,常盘山楂子,富贵子
学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英文名:Pyracantha,Chinese Firethorn, Firethorn
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
植物科属:蔷薇科(Rosaceae),火棘属(Pyracantha)
园艺分类:常绿或半常绿小灌木或小乔木
开花季节:春末至初夏开花
花期:4~5月
果期:梨果9~10月成熟
花色:开白色小花
果色:红色
观果期:9月至翌年新芽萌发时
火棘的产地
火棘原产于我国,自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及江苏南部以南各地具有分布 。 沿长江流域,自西藏东南部,经横断山脉、岷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大巴山、娄山、武陵山、罗霄山至武夷山,十万大山至华南,在海拔400~2000米的丘陵、山地、河谷地带多有生长,尤以西南最为集中 。
火棘的盆景图片
火棘的品种
火棘的同属植物约有10种,主要产于东亚及中亚至东南欧,我国产7种,都有观赏价值 。 另外,还引进了一种栽培 。 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的还有4种,分别是:
窄叶火棘(Pyracantha angustifolia Schneider),株高可达4米,枝干直立近小乔木 。 果实为砖红色,近球形 。 产于西藏东部、云南、贵州、四川籍湖北西部 。
全缘叶火棘(Pyracantha atalanthioides (Handh) Stapf),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6米 。 幼枝被黄褐色或灰色柔毛 。 梨果扁球形,亮红色 。 产于陕西、甘肃东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及湖南、湖北 。 多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沟谷湿润处 。
欧亚火棘(Pyracantha coccinea Roem.),灌木,株高2米,也有高达6米者 。 叶片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平滑 。 果实为扁球形,鲜红色 。 产于地中海至西亚,我国也有引种 。 变种拉兰德欧亚火棘(var. lalandii Dipp.)果实为亮橙红色,直径1~1.5厘米 。 上海植物园有引种栽培,表现良好,并可用其制作成盆景 。
细圆齿火棘(Pyracantha crenulata (D. Don) Roem.)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5米 。 叶片上面深绿色光亮,中脉下凹,下面浅绿色而中脉凸起 。 果实近球形,橙红色至橘红色,直径5~8毫米 。 产地与火棘相同 。 变种有:甘肃火棘(var. kansuensis Rehd.),植株的枝叶较为稀疏、矮小,株高不足2米,叶片长度不过3厘米,果实为红色 。 产于甘肃、陕西、四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