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治痛风,听听海南专家怎么说?

本文转自:国际旅游岛商报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采访人员 杜相仪 摄影报道)《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披露: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 , 患病人数约为1.77亿 。 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中有近六成人群是18-35岁的年轻人 。 现在 , 高尿酸俨然已成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 。
4月20日 , 恰逢“世界痛风日” , 国际旅游岛商报《健康密码》栏目第十四期邀请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娟做客直播间 。 李娟表示 ,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液或其他组织中沉积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关节炎 ,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血尿酸升高 。 治疗痛风的手段有两种:抗炎止痛和降尿酸 , 其中降尿酸是实现痛风性关节炎长期不发作的根本条件 。
肥胖、饮酒和海鲜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
人体血液中尿酸的饱和浓度大约是420umol/L , 超过这个浓度 , 尿酸盐会形成结晶沉积在多种组织 , 引起组织损伤 , 如肾脏、关节 。 而痛风就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液或其他组织中沉积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关节炎 , 此外 , 因为绝经前的女性体内有较多的雌激素 , 雌激素不但能促进尿酸排泄 , 而且还可以抑制尿酸盐在关节中沉积 , 所以痛风患者常见于男性 。
关于防治痛风,听听海南专家怎么说?
据了解 , 痛风好发于第1跖趾关节 , 也就是第一个大脚趾 。 此外 , 足背、足踝关节也是痛风的好发部位 , 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 “通常来说离心脏越远的部位 , 温度越低 , 血液循环越慢的地方 , 尿酸结晶越容易沉积 , 痛风就越容易发作 。 ”李娟说 。
据李娟介绍 , 肥胖、饮酒和海鲜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 。 大多数痛风诊疗指南都建议痛风患者控制体重 。 由于肥胖患者体质量较大 , 每天细胞代谢产生的尿酸显著增多 , 而且肥胖患者每日摄入的食物也较多 , 嘌呤代谢增高 , 尿酸生成增加 。 此外 , 肥胖 , 特别是腹型肥胖 , 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胰岛素抵抗也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
酒精既可以增加尿酸的产生 , 又降低尿酸的排泄 。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 过量饮酒可以增加肝脏ATP分解 , 导致尿酸形成过多 。 同时 , 阻断尿酸从肾小管的分泌 , 减少了尿酸的排泄 , 从而增加痛风发作几率 。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 但并非所有海鲜都是高嘌呤食物 。 痛风患者可以适当少量吃中低嘌呤海鲜 , 如海参、海蜇皮等 。 但仍要忌口高嘌呤海鲜 , 如生蚝、田螺、蟹黄、蛤蜊、皮皮虾、草虾、沙丁鱼等 。
降尿酸是实现痛风性关节炎长期不发作的根本条件
“痛风是可以被治愈的 。 这里的治愈是指口服药物或完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痛风性关节炎不再发作 , 这个小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 ”李娟说 。
治疗痛风有两种手段:抗炎止痛和降尿酸 , 而降尿酸是实现痛风性关节炎长期不发作的根本条件 。 但单纯控制饮食降尿酸的作用很有限 , 所以为了将血尿酸长期控制达标 , 许多患者需要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 , 长期配合降尿酸药物治疗 。
大量研究证实 , 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质代谢和肾脏疾病的恶化 , 对人体危害很大 。 而由于这些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 , 没有症状 , 容易被人们忽视 。 所以每年一次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 及时进行干预 。
如果没有正规治疗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 就变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 所以早期发现、规范治疗、长期监测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