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肾功能不全怎么办,肾功能不全用药

肾功能不全一般治疗一、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疗法、透析疗法及肾移植术 。 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无疑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最佳治疗选择 , 但由于这些疗法价格昂贵和供肾来源有限往往并不为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 另外 , 某些肾脏病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衰之前 , 通过合理的内科疗法 , 可延缓其病程进展的进度 , 少数尚能完全逆转 。 因此 , 应重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内科保守治疗 。
1.原发病和诱因治疗
对于初次诊断的CRF患者 , 必须积极重视原发病的诊断 , 对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 都需要保持长期治疗 , 同时 , 也应积极寻找CRF的各种诱发因素 , 合理纠正这些诱因有可能会使病变减轻或趋于稳定并较大程度的改善肾功能 。
2.饮食疗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疗法历年来被认为是其基本的治疗措施 , 为各国学者所推崇 。 继往的饮食疗法一般仅限于应用低蛋白饮食 , 但长期低蛋白饮食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 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0%~50% , 严重营养不良现认为是CRF独立的危险因素 , 直接同患病率与死亡率呈正相关 , 因此 , 目前的饮食疗法更倾向于给患者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 。
(1)确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包括生化测定、人体学测量、身体成分分析及饮食评价 , 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 必须综合考虑 。
(2)制订CRF患者营养治疗方案:
CRF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不同病因(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营养状况、摄食及消化能力、饮食习惯等来进行制定 , 尽量做到个体化 。 原则上应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营养状况 , 或使营养不良得到改善;对透析前患者来说 , 还应考虑到有利于控制肾脏基础疾病、保护肾功能 。 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时 , 应首先保证患者蛋白质-氨基酸的充分摄入 , 并兼顾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 在发病机制中已强调高蛋白饮食在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 , 因此 , 对于透析前CRF患者仍以低蛋白饮食为主 , 并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而有所变化 , 一般在Ccr 20~40ml/min(Scr 176.8~353.6μmol/L)时 , 蛋白摄入量(PI)为0.7~0.8g/(kg?d);Ccr 10~20ml/min(Scr 353.6~707.2μmol/L) , PI为0.6~0.7g/(kg?d);Ccr 10ml/min(Scr≥707.2μmol/L) , PI为0.6g/(kg?d) 。
目前广泛采用的饮食是蛋白质入量0.6g/kg体重 , 其中64%的蛋白质为植物蛋白 , 46%为动物蛋白 。 每天可以提供35kcal/kg的热量、0.6g/kg的蛋白质、600mg的磷、110g的脂质和320g的碳水化合物 。 除此之外 , 还要补充足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对于蛋白质的质量也应给予考虑 , 一般给予含必需氨基酸(EAA)含量较高的食物 , 作为热卡主要来源的主食 , 则选用蛋白质量尽可能低的食物 。 对于透析治疗患者则无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 , 一般应保持1.0~1.4g/(kg?d) 。 补充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对慢性肾衰患者有其独特的疗效 , 因为中晚期CRF患者均有明显的必需氨基酸缺乏 , 而普通饮食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50% , 难以满足患者需要 。 而补充外源性必需氨基酸 , 则可使体内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比例失调得到纠正 , 因而有利于改善蛋白合成 , 也可使氮代谢产物的生成减少 。
α-酮酸(α-KA)是氨基酸前体 , 通过转氨基或氨基化的作用 , 在体内可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 , 其疗效与EAA相似 , 且有以下优点:
①尿素氮生成率及BUN下降更为显著 , 蛋白合成与分解的比率增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