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养花上句

1.闲人有关闲人的诗句【闲人养花上句】1. “小院闲窗春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 ”--《浣溪沙》宋代 李清照
2. “数间茅屋闲临水, 窄衫短帽垂杨里 。 ”--《菩萨蛮》宋代 王安石
3.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 ”--《游山西村》宋代 陆游
1.《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代: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 倚楼无语理瑶琴 。 (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
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 梨花欲谢恐难禁 。
译文
透过窗子看见小院内的春天的景色将流逝 。 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 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 。 倚在绣楼阑干上寂寞无语地轻轻拨弄着瑶琴 。
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 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 拨弄着暗淡的轻云 。 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 真让人伤景 。
赏析
小、闲、深, 正是空闺写照 。 而春色深浓, 未许泄漏, 故重帘不卷, 一任暗影沉沉 。 春情躁动, 更不能形之言语, 只可托之瑶琴矣!“深”字是上片之眼 。 闺深、春深、情深, “倚楼无语”, 说三藏七, “此时无声胜有声”, 蕴藉未吐之深情, 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 下片宕天, 由室内而室外 。 “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 ”云出云归, 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 不觉晚景催逼 。 夜来更兼细风吹雨, 轻阴漠漠, “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 还指此时、此境中, 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 。 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 欲谢难禁的忧思上 。
2.《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宋代: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 窄衫短帽垂杨里 。 花是去年红, 吹开一夜风 。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
译文
几间茅草屋悠闲地面临着水面, 我穿着窄小的衣衫戴着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杨的树丛里边 。 要说花朵还是去年开得最鲜红, 那可是一夜之间春风把它吹开了, 它怎能不红艳艳 。
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 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 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 。 什么东西最关系到人的感情, 想去想来还是那深藏在那树丛里面的黄鹂鸟叫唤的两三声 。
这首词最值得称道的是集诗句为词这一艺术形式 。 这是王安石的发明 。 唐人丰富的诗歌遗产, 成了王安石现成的词句, 除了第三句取自唐人殷益的《看牡丹》外, 其余亦多出自唐诗, 第一句用的是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 一盏秋灯夜读书 。 ”第五句的出处是韩愈的《南溪始泛》:“点点暮雨飘, 梢梢新月偃 。 ”第六句来自方械的诗(失题):“午醉醒来晚, 无人梦自惊 。 ”如此信手拈来, 随意驱策, 使之协律人乐, 变诗为词, 确实体现了作者学富才高的创作功力 。 这首集句词的成功更重要的还是作者用前人的诗句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意境, 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 并通过自己的精心组合安排, 使之浑然无迹, 如同己作 。
3.《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