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岭”上桂花香


“桂花岭”上桂花香

文章插图

金秋时节 , 河南信阳市潢川正如同诗人杨万里的这首《咏桂》中描写的那样 , 正值桂花盛开时节 , 城乡道路两旁、政府、学校、社区、医院都可见到桂花风姿绰约的身影 , 全城飘香 。
桂花 , 别名木犀、岩桂、十里香 。 桂花因其叶脉形如“圭”字而得名 。 据文字记载 , 桂花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 潢川金桂更是集南北气候之优 , 萃南北物种之秀 , 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上品花卉 。 凡花之香者 , 或清或浓 , 不能两兼 , 但潢川金桂清可绝尘 , 浓能远溢 , 堪称一绝 。 据《中国花卉大全》记载:桂花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 其正宗原产地在光州 。
夏、商、周时 , 潢川为黄国 , 古称光州 , 民国二年改为潢川 。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 , 气候温和 , 雨量充沛 , 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 , 是热带花木北移和温带花木南迁的适生地 , 是我国首批花木之乡和金桂发源地 。 《光州志》卷28记载:“木之属有桂 , 一名木樨花 , 有红、白、黄3种” 。 距黄国故城遗址西北 , 有一延绵数十公里的丘陵 , 自古就大面积种植桂花 , 每逢金秋 , 桂花盛开 , 香飘百里 , 因此得名曰“桂花岭” 。 潢川百姓逢年过节有流传打“桂花糕”、做“桂花糖”、酿“桂花酒”的习俗 。
金桂对于潢川 , 已有了符号般的标志意义 , 因此被评为潢川的“市花” 。 近年来 , 潢川县通过政策推动 , 能人带动 , 市场促动 , 效益驱动等多种形式 , 搭建了科技、市场“三大”平台 , 有力地推动力潢川金桂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 , 使一大批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 。 为进一步打造潢川花木这个名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提高潢川县花木产业的整体水平 , 潢川县建成集花木生产、销售、观光、科研、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花木精品博览园” , 开始成规模培育金桂 , 形成了繁育、种植、园林设计、养护、产品加工一整套的产业链 。 此外 , 还注重科技与花木种植的结合 , 不断加大金桂新品种选育、保护、种植力度 , 推广新品种 , 金桂产业向“新、优、高”方向发展 。
为促进潢川金桂产业化的发展 , 潢川质监局大力推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 先后多次组织地理标志产品工作人员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观授课指导 , 通过培训建立了一支工作能力突出的工作队伍 。 该县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的创建工作 ,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 , 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品牌建设奖励范畴 , 对申报工作有功单位实行奖励 。
“桂花岭”上桂花香

文章插图

【“桂花岭”上桂花香】2010年12月21日 , 质检总局发布公告 , 正式批准潢川金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这是潢川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也是河南省在花木行业中第二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
同时 , 潢川县质监局结合潢川金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 , 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组织有关专家先后起草了《潢川金桂产品等级划分标准》、《潢川金桂繁育技术标准》 , 挖掘了《潢川金桂历史渊源》 , 研究了潢川金桂的特征 , 论证了潢川金桂质量特色与当地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 邀请省质监局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 并积极向木犀属品种国际登录中心申报 , 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登录证书 , 取得被全球花卉界认可的“国际身份证” 。 “潢川金桂”是经过长期的繁育 , 经自然和人工共同选择后形成了独特的桂花优良新品种 ,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该证书的获得成为信阳市桂花品种走向世界的第一例 , 实现了信阳市自育桂花在国际桂花新品种登录的零突破 , 对全市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帮助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