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琴怎么写,琴的古体字写法


琴字的个性写法怎么写 琴字好看的写法:
【汉字】:琴

【拼音】:qín 
【部首】: 王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12
【五笔86】: ggwn
【五笔98】: ggwn
【解释】: 
1. 古代弦乐器 , 最初是五根弦 , 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 。 ~曲 。 ~师 。 ~意 。 抚~ 。 ~棋书画 。
2.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 。 月~ 。 胡~ 。 口~ 。 竖~ 。 小提~ 。 ~书(曲艺的一种) 。 弹~ 。
   

琴的草书怎么写 琴的拼音是:qín
琴简体部首:王部 , 五笔:GGWN , 仓颉:MGOIN
郑码:CCSX , 四角:11207 , 结构:上下
电码:3830 , 区位:3957
统一码:7434
释义:某些乐器的统称:钢琴 。 月琴 。 胡琴 。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绿琴[lǜ qín] 
绿绮琴之省称 。 泛指琴 。
2、洋琴[yáng qín] 
扬琴 。
3、琴阮[qín ruǎn] 
即阮琴 。 相传阮咸所制 。 形似月琴 。
4、轧琴[zhá qín] 
轧琴 , 又名轧筝琴 ,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传统拉弦乐器 , 大约在唐代出现 。
5、鸣琴[míng qín] 
弹琴 。

琴字楷书怎么写好看图解 一、琴的篆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1.某些乐器的统称 。 如胡琴、提琴、钢琴等 。
2.古琴 。 拨弦乐器 。 周朝已有 。 琴身木制 。 琴面张弦七根 , 一边有十三徽 。 演奏时左手按弦 , 右手拨弹 。 发音清幽 。 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
三、琴的部首:王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象形;像乐器之形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琴 , 籀文像有支架、有弦枕、有众多丝弦的乐器 。 篆文简化了象形特征:用两个(王)代表多排的弦枕和弦线;用(今)代表像乐器半圆体式的共鸣箱 。 造字本义:名词 , 多枕多弦的弹拨乐器 。
文言版《说文解字》:琴 , 禁也 。 神农所作 。 洞越 。 练朱五弦 , 周加二弦 。 象形 。 凡珡之属皆从珡 。 , 古文珡字 , 从金 。       
白话版《说文解字》:琴 , 用来安顿心灵、禁止邪念的巧具 。 据传是神农氏发明的乐器 。 琴底有通达的出音口 。 朱红色的熟绢丝做成的五根弦 , 到了周代又增加了两根弦 。 字形像乐器形状 。 所有与琴相关的字 , 都采用“琴”作边旁 。
, 这是古文写法的“琴”字 , 采用“金”作声旁 。
二、相关组词:
1、琴键[qín jiàn] 
风琴、钢琴等上装置的白色和黑色的键 。
2、口琴[kǒu qín] 
簧振气鸣乐器 。 琴身呈扁长形 , 开有上下两排小方格 , 每格附有金属小簧片 。 吹奏时以呼吸来控制气流振动簧片发音 。 可以独奏 , 也可以集体演奏 。
3、坠琴[zhuì qín] 
弦乐器 , 有蟒皮面和桐木板面两种 。 前者琴筒像四胡而较短 , 后者琴筒像小三弦 。 原来是河南坠子的专用乐器 , 后来逐渐用于其他曲艺、戏曲等 。 也叫坠子、坠胡、二弦 。
4、风琴[fēng qín] 
键盘乐器 , 外形是一个长方木箱 , 里面排列着铜簧片 , 上面有键盘 , 按键就能压动铜簧片上的开关;下面有踏板 , 用来鼓动风箱生风 , 使铜簧片振动发音 。
5、扬琴[yáng qín] 
击奏弦鸣乐器 。 琴身梯形 。 通常有钢丝弦数十档 , 每档三五根 , 用双签击奏 。 常用于伴奏和民乐合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