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睡眠养生原则

春季养生 , 应注重精神调养 。 中医谓:春主木 , 在于肝 , 七情发于怒 。 应节怒暴以养其性 , 将胸中郁闷之气通过踏青观花 , 信步于树林河边 , 以发散体内沉闷之气 ,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常见的各种睡眠障碍
【春季睡眠养生原则】 由于当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 , 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睡眠障碍问题 。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 , 近七成被访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 能够保证8小时睡眠的职场人仅为24.6% 。 这项为期两周的睡眠调查共涉及京、沪、粤等地的7000余名职场人 。 调查显示 , 近五成职场人的睡眠质量并不好 , 偶尔会有失眠 。 仅有25.1%的职场人认为目前的休息时间能够完全应对第二天的工作强度 , 而近六成的职场人会在第二天的工作中感到精神不振 。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 。 常见的情况如失眠 , 入睡困难 , 过度清醒、早醒;睡眠倒错 , 白天长睡不起 , 夜间通宵不眠;嗜睡 , 终日昏昏欲睡;梦游 , 夜间睡眠中起床活动;等等 。 睡眠障碍多受疾病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幻觉或妄想的干扰引起 。 有资料显示 , 近百种疾病会表现出睡眠障碍 , 1/3的高血压患者、1/5的心脏病患者有失眠症状;一些精神焦虑症、抑郁型人格障碍的人更是彻夜难眠;进入更年期的妇女也容易产生睡眠障碍 。 正常人也可因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 , 心理压力过大 , 情绪极度不稳定 , 服用药物等情况 , 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 。
春天是人们最好的睡眠时季 , 因此人们常说"春眠不觉晓" , 又有"春困"之说 。 一般来说 , 春天的睡眠质量比较高 , 也正适合进行调养 。 由于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 因此不能盲目地靠服用安眠药来解决问题 。 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改变生活作息等方法改善睡眠问题 , 不可自行盲目使用安眠药 。
如何改善“春困”
在春季人们常会感到困乏无力 , 提不起精神 , 这就是俗称的“春困” 。 每到春天 , 办公室里时常会有人感到昏昏欲睡 , 一旦有人开始打哈欠 , 就像“传染”似的 ,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开始哈欠连天 。 这是因为 , 在寒冷的冬天 , 人体皮肤比较冷 , 所以四肢和体表的血管呈收缩状态 , 血流量减少 , 在全身血流量为定量的情况下 , 流经大脑的血液相对增加 。 到了春天 , 天气暖和了 , 皮肤温度升高了 , 体表和四肢的血管扩张 , 内脏的血液分流到体表毛细血管 , 脑组织血流当然就相应减少 , 大脑容易供血不足 , 脑组织的供氧就显得相对不足 , 影响了大脑的兴奋 , 春困就出现了 。
如何防止春困呢?除了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 平时不妨多进行户外运动 , 通过体育锻炼改善生理机能 , 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 , 加速体内循环 , 提高大脑的供氧量 , 春困就会缓解 。 对于整天坐着不动的办公室一族 , 建议每工作1小时起来走走 , 活动肢体 , 有条件的话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 及时为脑部供氧 。 平时还应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 , 如室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 , 会助长春困发生 。 如果要想下午的工作不犯困 , 建议在中午不要吃得太饱 , 如果吃得太饱 , 血液全部流到胃里 , 就易造成大脑缺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