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种植紫纹羽病的防治


芍药种植紫纹羽病的防治

文章插图

【芍药种植紫纹羽病的防治】芍药紫纹羽病, 俗称紫色或黑色根腐病, 是芍药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 老株和多年连作的园地发病率较高, 除芍药外还危害林果木和农作物 。 侵染源系存活在土壤中的菌丝体, 经接触传染, 危害过程为幼嫩根先受感染, 逐渐扩展至侧根、主根及根颈部位, 病根初呈黄褐色, 严重时变为深紫或黑色、湿腐, 病根表层有一层似棉絮状的菌丝体, 后期病根表层完全腐烂, 但仍完好地套在木质部外围, 且可以上下移动 。
一、严格进行苗木和土壤消毒苗木用20%的石灰水浸根半小时, 或100倍的或波尔多液浸根1小时, 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根3小时 。 然后用清水清洗, 再栽植 。
土壤消毒, 可在翻地前, 每亩施人2.5%赛力散粉5-7.5公斤或五氯硝基苯粉2.5-5公斤, 或硫黄粉10?20公斤, 翻人土中 。 小面积栽植, 可进行苗床或树穴消毒, 用30%液剂“土菌消”500倍液进行喷洒, 每平方米用量3升 。
二、加强土壤水肥管理造成根腐病的主要原因, 多系施用未经充分腐熟发酵的人粪尿等有机肥料, 土壤感染所致 。 因此, 加强土壤水肥管理 。
三、进行灌根治疗对发病严重的植株, 可挖出烧掉, 或切除病根经消毒后重新栽植 。 对初发或病情较轻的植株, 可进行开沟灌根治疗 。
四、客沙换土将患病植株根颈周围的土壤挖出来, 换人干净的新沙土, 半年后再换一次 。
五、晾根和挖沟隔离将患病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病根暴露在空气中, 经日光曝晒和通风, 以减轻和抑制病情的发展, 早春至秋末均可进行 。
另在罹病和健康植株之间, 视株根分布深度, 开挖60一80厘米深的沟, 以防止和阻断菌丝体延伸造成接触传染 。
六、为防止芍药根腐病的蔓延和传染, 芍药园周围, 宜栽植松、柏树, 不宜栽杨、柳、槐树和白腊 。
以上就是芍药种植紫纹羽病的防治的介绍, 你了解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