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苗生长的影响因素


芍药苗生长的影响因素

文章插图

1、光照对芍药苗生长的影响
【芍药苗生长的影响因素】芍药是长日照植物 , 在秋冬短日照季节分化花芽 , 春天长日照条件下开花 。 光照充足 , 植株才能生长旺盛;但若光照太强会灼伤花朵 , 使花期缩短 。
芍药在轻荫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 但遮荫过度会引起徒长 , 开花少且花型明显变小 。 花期光照不足会影响花色艳丽 , 但花谢得较晚 , 故适当遮阴可以延长花期 。
2、温度对芍药苗生长的影响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 , 喜温和气候 , 但其生态适应性能力比同属的牡丹组植物要大得多 。 据对扬州地区芍药物候期的观测:6-7月地下根茎孕育芽的生成 , 9月进入花芽分化 。 翌春2月中下旬萌芽出土 , 经过20多天的快速生长 , 新茎长度达到成株的2/3左右 , 下层的复叶平展;再次快速生长 , 3月底茎的顶端出现花蕾;随着茎叶的生长 , 花蕾不断发育 , 4月下旬花朵初放 , 一般在5月中旬花期结束 。 单花开放的时间有5-9天 , 其中单瓣型花朵开放的时间短些 , 重瓣型花朵开放的时间长些;群体花期(指从早花类品种开花到晚花类品种谢花这段时间)约有25天 。
3、芍药苗独特的低温休眠特性
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 , 芍药形成了独特的低温休眠特性 , 休眠芽须经过一定的低温过程才能破除休眠而萌发:在秋季先产生根系 , 经历冬季一段寒冷低温时期打破芽休眠后再出土萌发 。 芍药的这种特殊休眠特性给促成栽培和花期调控带来诸多不便 , 导致花期集中、开花期短 , 大大影响了其观赏实用价值 。 芍药芽的萌发不需要达到某种特定的基点温度 , 只要休眠解除 , 无论高温、低温均能萌发 , 只是温度越高萌发速度越快 。 而在同一低温条件下处理时间越长、破眠越充分 , 这与大多数低温休眠植物的春化规律相类似 , 故在芍药的促控栽培中可适当延长低温处理时间 , 使萌发后的茎、芽生长发育良好 。
通常认为芍药早花品种比晚花品种所需的低温春化期要短 , 但研究结果却相反 , 芍药苗要达到95%芽萌发 , 早花品种比中花品种、晚花品种需要更长的低温处理 。 原因同样是休眠解除 , 早花、中花、晚花品种在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不同 , 而这种差异性是影响芍药花期早晚的关键因素 。 我们的试验结果也显示 , “罂粟子” 品种在4℃低温下表现较强萌发力 , 这与其为早花品种的特性相一致 。 在9℃温度处理下 , 一年生芍药茎须经过12周时间才能解除休眠、经过15周完全破眠 , 而 4℃条件仅需4周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