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垕怎么读,新华字典怎么读


垕怎么读许田打围中曹操,关羽,刘备的性格特点? 读“厚”是姓·
蒯、骘、谡、垕怎么读? zhū zǎi hòu 。
声母:zh、z、h;
韵母:u、ai、ou;
声调:一声、三声、四声 。
明穆宗朱载坖,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1566年—1572年间在位, 年号隆庆, 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 母杜康妃, 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 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 且又非长子, 很少得到父爱 。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即位, 改元隆庆 。
扩展资料:
隆庆元年, 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打开对外贸易, 变私下贩卖为公开贩卖” 。 不久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 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 设立督饷馆, 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 此外, 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 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 。 若私自前往, 则处以“通倭”之罪 。
同年, 朱载坖宣布解除海禁, 调整海外贸易政策, 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史称“隆庆开关” 。 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 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

朱载垕怎么读 垕
hòu
——“神垕”(Shénhòu):地名,在河南省禹州市 。 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hòu
ㄏㄡˋ
古同“厚” 。
姓 。
垕怎么读? 1、太祖:朱元璋zhū yuán zhāng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 安徽凤阳人, 汉族, 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 字国瑞,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 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 。 政治家, 战略家, 军事统帅, 明朝开国皇帝 。
2、惠帝:朱允炆zhū yǔn wén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明朝第二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 年号建文, 故后世称建文帝, 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
3、成祖:朱 棣 zhū dì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 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 明太祖第四子, 明朝第三位皇帝, 年号永乐, 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 等
4、仁宗:朱高炽zhu gāo chì
朱高炽(1378年-1425年), 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长子 。 在位年号洪熙 。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 言行识度, 喜好读书 。 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 但身形较胖, 导致身体较弱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 虽然在位时间很短, 但是为人宽厚, 为政开明, 发展生产, 与民休息 。 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 平反了许多冤狱, 废除了许多苛政, 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 文化得到了复兴, 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 。 朱高炽天禀纯明, 从善改过, 恭检爱民, 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
5、宣宗:朱瞻基zhu zhān jī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 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 。 明仁宗朱高炽长子, 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 。 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 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
6、英宗:朱祁镇zhu qí zhèn
朱祁镇(1427—1464), 即明英宗, 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 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