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史记是谁写的,史记和太史公书是一样的吗


《史记》是谁写的?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 。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 本来是没有书名的, 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 东方朔非常钦佩, 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史记作者是谁? 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 伟大的史学家, 创作了史记, 成为后世纪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司马迁
(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 文学家 。 字子长,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 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 卒年不可考 。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 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 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 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 20岁时, 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 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 所到之处考察风俗, 采集传说 。 不久仕为郎中, 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 多次随驾西巡, 曾出使巴蜀 。 元封三年(前108), 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 任太史令, 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 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 太初元年(前104), 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 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 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 此后, 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 获罪下狱, 受腐刑 。 出狱后任中书令, 继续发愤著书, 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记语言生动, 形象鲜明, 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 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 为历代传颂 。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 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 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 为中国人民, 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一、继父志, 任史官

司马迁, 宇子长, 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龙门山下(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 。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 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 当上了太史令, 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 。 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 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 。 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 在他们的心目中, 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 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

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 。 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 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 。 后来, 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 跟孔安国学习《尚书》 。 司马迁学习刻苦, 进步非常快, 极有钻研精神 。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 拉着儿子的手, 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 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 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 。 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 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 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 司马迁低着头, 流着泪, 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 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 "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 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 。 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可是, 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 。 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序, 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 司马迁必须从一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找线索, 去整理和考证史料 。 司马迁几年如一日,绞尽脑汁, 费尽心血, 几乎天天都埋着头整理和考证史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