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构建“一区两带三山”发展布局 均有南阳

本文转自:云上南阳
“一区” , 就是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 。 “两带” , 就是沿黄和南水北调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 。 “三山” , 就是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 。
前言
2021年底 , 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 明确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工作重点、实施路径 , 提出了构建“一区两带三山”的发展布局 , 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的宏伟目标 , 部署了9项重点任务、62项重大工程 。
河南构建“一区两带三山”发展布局 均有南阳
【河南构建“一区两带三山”发展布局 均有南阳】4月15日上午 , 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 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保仓在会上介绍了“一区两带三山”的发展布局情况 。
一区:
打造现代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 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区” , 就是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 。 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覆盖100多个县(市、区) , 多数是粮食生产大县 , 河南省784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3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 90%以上部署在这一区域 。 “十四五”的目标是 , 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 确保粮食、畜禽、油料、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
发展重点:
一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 建设高标准农田 , 实现物联网、数字农业、高效节水、气象服务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的规模化应用 。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重大科技平台 , 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 , 打造“中原农谷” 。
三是推动“三链同构” ,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 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中国(漯河)国际食品创新产业园 ,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 四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两带:
打造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的“十字带”
“两带” , 就是沿黄和南水北调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 。 沿黄共有8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 , 南水北调沿线(含水源地)共有8个省辖市24个县 , 这两带既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产区 , 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 “十四五”时期 , 河南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 , 推动沿黄和南水北调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打造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的“十字带” 。
发展重点:
一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 突出“以水定产” , 推广滴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模式 ,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 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秸秆回收和综合利用 , 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二是做优做强农牧业 , 以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水产等为重点 ,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三是建设美丽乡村 , 这里的很多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优良的生态环境 , 如开封朱仙镇、孟津卫坡村、孟州莫沟村等 , 要保护和利用优秀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 , 通过优势再造 , 推动乡村振兴 ,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三山:
把特色资源变成支柱产业 , 把红色资源变成金字招牌
“三山” , 就是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 。 大别山革命老区共有3个省辖市22个县(区) , 伏牛山区共有4个省辖市13个县(市) , 南太行山区共有4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 , “三山”地区特色农业、生态、文旅、红色等资源丰富 , 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屏障和革命圣地 。 “十四五”时期 , 河南要依托地区资源优势 , 把特色资源变成支柱产业 , 把红色资源变成金字招牌 , 丰富“两山”理论的河南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