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如何排版,word正确排版格式


如何排版 1)对版式的把握 若任务书对图幅尺寸已做了明确规定 , 而表现内容却充不满整个图幅 , 千万不要将各表现内容分散各处 , 这将导致图面效果稀松 。 若想通过添置配景充实画面 , 那你将吃力不讨好 , 不仅表现工作量加大 , 而且画不好反而献丑 , 图面效果更加不尽如人意 。 你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无论图幅尺寸规定多大 , 把所有表现内容排紧凑些 , 稍许留点配景的范围即可 。 那么 , 如果表现内容占不满图幅怎么办?那就让它空着 。 从图面整体构成来说 , 所有表现内容的区域就是“图” , 而空白之处就是“底” 。 正如国画讲究留白的绘画构图一样 , 你只要结合表现内容的多寡 , 并构思一下“图”的位置与形状 , 再看看“底”留得怎么样就行了 。 如果想使“图”中有“底”、“底”中有“图”的话 , 不妨将标题放在“底”中 。 如果任务书没有对图幅尺寸做规定 , 你仍然要坚持紧凑排版的原则 , 如果有多余的“底” , 可以将“底”裁剪掉一部分 , 让“图”留点白边 。 如果因题目太小 , 表现内容过少 , 造成“图”的范围不太大 , 尽管你按任务书的要求该表现的都表现了 , 但最好不要如上所述把“底”裁剪掉 , 那样图幅就显得太小气 , 还是多留白以增大图幅为好 。 2)从提高画图速度考虑 如果平、立、剖面都用比例尺量着画定稿图 , 那将花费不少时间 。 可以通过巧妙的排版 , 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量比例尺动作 。 如将若干个平面竖向或水平对齐 , 只要一层平面用比例尺量着画 , 其他各层平面用丁字尺、三角板对准一层平面格网拉轴线 , 再适当用比例尺补另一方向的格网尺寸 , 就能很快将各层平面框架画成 。 同理 , 当画主立面、侧立面、剖面时 , 宜将三者位于同一地面线上 , 并将剖面居中 , 主立面与侧立面分居两侧 , 且主立面上方(或下方)对应于一层平面 。 这样 , 只有剖面需要通过量比例尺将细节表达清楚 , 而主立面就用丁字尺一一对准剖面外墙的洞口、屋顶各典型标高处 , 在对应于平面外框的立面总长范围内拉水平线 , 再用三角板将平面的开间轴线拉在立面上 , 则主立面的外轮廓、各层窗洞口的位置与大小即可确定 。 同样 , 侧立面高度方向上的水平线条都可依据旁边的剖面外墙各标高 , 用丁字尺拉出相应的水平线 , 仅侧立面的垂直线条按平面相应进深尺寸用比例尺量出即可 。 这种排版 , 对于提高制图速度是大有好处的 。 3)从版面构图考虑 平、立、剖面图 , 总图 , 透视图的形状、大小、线条多寡都是不一样的 , 从整幅图面的效果考虑 , 我们希望构图匀称 , 不要出现画面轻重、疏密失衡的状态 , 这是平面构成的一般规律 。 因此 , 宜将表现分量重的图(如一层平面和透视图)分开 , 以取得画面平衡 。 当然 , 所谓画面平衡也只是相对的 , 如果实在平衡不了 , 可以请标题这些非主图的点缀帮忙 , 让它们充实一下构图轻飘的版面部位 , 以增加点“重量” 。 4)从画图方便顺手考虑 图幅一般为矩形 , 如1号图纸 。 此时 , 是横着排版还是竖着排版 , 甚至在不规定图幅尺寸的情况下 , 与众不同地采用长横幅或竖条幅 , 从美学上说都可以 , 都各有个性 。 但是从画图方便顺手来说 , 还是尽量以横幅为好 , 这样可以坐下来画 , 不像竖幅需要站着才能够得着图幅上部 。 甚至个子矮的人 , 得趴在图板上才能画到竖幅上部的图 , 那样画图太累 , 效率也不高 。 (选自《快速建筑设计100问》)
怎样排版? Word的排版功能虽然难以实现一些复杂版面 , 但普通排版很简单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