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澶怎么读音,檀溪的拼音


澶椋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拼音: [chán]
chán  澶
一.释义
【学习知识|澶怎么读音,檀溪的拼音】1.中国西周诸侯国名 , 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 。 2.姓 。
二.详细释义
澶chán

  1. 〔澶渊〕a.古湖名 , 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濮阳市西;b.古地名 , 在今中国安徽省萧山市一带 。
2.水流平静:澶湉 。

3.笔画数:16
4.部首:氵
5.笔顺编号:4414125251125111

三.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澶
澶渊水 。 在宋 。 从水亶声 。 市连切
二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澶渊水也 。 也字今补 。 在宋 。 春秋经襄二十年 。 盟于澶渊 。 三十年 。 会于澶渊 。 宋灾故 。 杜曰 。 澶渊在顿丘县南 。 今名?污 。 此衞地 。 又近戚田 。 按顿丘 , 今直隷大名府淸丰县县西南二十五里顿丘故城是也 。 澶渊卽緐水 。 在河南彰德府内黄县县东二十六里 。 史记廉颇拔魏緐阳 。 汉置县 , 属魏郡 。 应劭曰 。 在緐水之阳也 。 张晏曰 。 其畍为緐渊 。 按緐与澶?韵 。 污与渊双声 。 緐阳故城在今内黄县东北二十七里 。 实衞地而云在宋者 , 葢以春秋书宋灾故而云然 。 未为宷也 。 ○又按澶渊 , 高氏士奇春秋地名考为详 。 从水 。 亶声 。 巿连切 。 十四部 。 吴都赋注曰 。 澶恬 , 安流貌 。

澶渊之盟 读音 澶渊之盟读音是:[chán yuān zhī méng] 。
澶的声母是Ch , 韵母是an , 读第二声;渊的声母是Y , 韵母是uan , 读第一声;之的声母是Zh , 韵母是i , 读第一声;盟的声母是M , 韵母是eng , 读第二声 。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 , 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 , 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 , 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 , 宋真宗也想南逃 , 因宰相寇准的力劝 , 才至澶州督战 。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 , 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
辽由于自身原因 , 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 宋真宗也赞同议和 , 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 , 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 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 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 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 , 故史称“澶渊之盟” 。
扩展资料:
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
1、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 “生育繁息 , 牛羊被野 , 戴白之人(白发长者) , 不识干戈” , 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
2、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 , 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 , 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 , 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
3、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
参考资料来源:

左边木字旁 , 右边是个少三点水的(澶)字 。 谁知道怎么念啊? chan(2)
澶怎么读音是什么 澶 chán
部首笔画
部首:氵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五笔86:IYLG 五笔98:IYLG 仓颉:EYWM
笔顺编号:4414125251125111 四角号码:301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FB6

基本字义
1. 〔~渊〕a.古湖名 , 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濮阳市西;b.古地名 , 在今中国安徽省萧山市一带 。 2. 水流平静:~湉 。
澶少一点读什么? 澶少一点是:凛

读音:[lǐn]
部首:冫五笔:UYLI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