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引起了过敏可能是你忽略了这种过敏原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外形,其中头发便是一个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部分,头发的形态也一部分的决定了我们颜值的高低和气质的不同,越来愈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发型并且经常去理发店打理头发这也成为了年轻人中的一种流行 。
据调查显示,日本和韩国的妇女约有60%的人都染过发,这与欧美染发人数几乎相当 。 在东亚及东南亚的其他国家的女性染发比例要远低于日韩女性,中国也有30%左右的女性染发,并且近年有上升趋势 。 据2015年经济学人数据显示,全球染发工业产值超过70亿美元 。
【在家里引起了过敏可能是你忽略了这种过敏原】 但几天前的一条新闻引起笔者的关注 。
2018年9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28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91号)显示,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等检验,标示为广州XX工厂等21家企业生产的28批次化妆品不合格,涉及诸多知名品牌 。
据悉,主要问题是实际检出成分与批件配方或标签标识成分不符,属于化妆品生产企业擅自变更产品配方的行为 。
此外,多个染发剂产品检出邻氨基苯酚成分 。
据研究,邻氨基苯酚属于致敏物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明确指出,邻氨基苯酚及盐类为化妆品禁用组分,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 。
人工合成染发剂按照其染发效果,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染发剂 。
我国永久性染发剂最受欢迎的是一种氧化性染发剂,由染料中间体、成色剂和氧化剂三种反应性化合物组成 。 染料中间体通常是邻、对苯二胺,对氨基苯酚及其衍生物,这些中间体被氧化成色素 。
无论是黑色染发剂还是彩色染发剂,其主要成分均含有对苯二胺(PPD),是染发剂着色的重要成分 。 但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PPD都是很强的致敏原 。
暂时性染发剂不能进入皮层;半永久染发剂很容易渗入皮质,但扩散开来在随后的洗涤中很容易掉色;永久染发剂深入头发深部,不容易去除 。
对人体发质及健康影响的大小:永久性>半永久性>暂时性 。
PPD本身具有很强的致敏性,致敏率可高达10%,并且能够与其他多种物质发生交叉过敏,如偶氮、苯胺染料、局麻药以及磺胺等 。
许多染发者发生皮肤过敏或刺激反应,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灼烧感和不适感 。 局部皮肤刺激常发生于脸部、颈部、前额、耳朵和眼睑 。
国内外学者对染发皮炎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亚洲PPD斑贴试验阳性率为4.4%,欧洲4.1%,北美6.0% 。 染发皮炎多发生在染发后几个小时或一两天以后,属于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但也有极个别为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报道 。
事实上,染发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对眼睛、皮肤、鼻、气道有刺激性,导致皮肤发红、灼烧感和皮疹等,可致急性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炎和哮喘等过敏状态,甚至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和肾衰等 。

在家里引起了过敏可能是你忽略了这种过敏原

文章插图

在这些有害成分中,PPD对人体的影响最受关注,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永久性染发剂中 。 同时还存在于许多其它着色产品中,如纺织(或毛发)染料、深色化妆品、临时纹身、摄影显影剂、光刻板、复印、印刷油墨、黑色橡胶、油脂和汽油等 。
2006年美国接触性皮炎协会(The 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Society ,ACDS)明确将PPD列为接触性过敏原 。 PPD可导致眼睑和耳朵暂时性皮炎,严重时可导致头皮和脸部红肿 。 长期接触PPD的美发工作者,可导手部皮炎,进行斑贴试验往往呈PPD阳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