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设计师生活动( 二 )


四 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 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
总之, 我们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 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做到适时适度, 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 。 同时, 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 。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有效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4.求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一、师生互动的含义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与影响, 由此引发的双方在心理上与行为上的改变 。
按互动的对象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种 。 二、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1、互动观念的偏差在如今课堂教学中, 师生间的互动多是以教师的权威占上方, 学生的观点屈居下风 。
双方是一种“控制与服从”的关系, 且在这种关系中, 信息的流向多是单向流动, 缺少师生间信息的平等、双向流动 。 而现实生活中, 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有互动性的, 教师不应该将信息来源的渠道垄断, 在课堂上侃侃而谈, 将自认为正确、科学的信息灌输给学生, 博取学生的认同 。
师生可以在课堂上以平等地交换观点, 引发有效互动, 改变双方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认知 。 2、互动的深度有限有许多教师的课堂存在师生互动多是基于课本原有知识的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 如:朝代建立的时间, 建立者、都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学生在寻读课文的时候, 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便可作答 。
这样的互动不易引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分析和归纳问题, 更谈不上课堂上的思想共鸣 。 这种师生间、生生间粗线条、单薄的互动, 极易使得课堂陷入一潭死水的状况,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长期开展 。
3、互动的内容有失偏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互动, 它的内容应该是多样的, 既包含认知领域的互动, 也应包括行为互动、情意互动, 丰富的互动内容, 使得历史课堂在学生眼中不单成为冰冷知识的一种习得的过程, 还是一种有感情的体验过程 。 在课程标准中规定, 教学需实现三维目标, 它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对于初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说, 学以致用的功能是学科的一大特色, 通过认知历史事实的过程中, 去感受历史、感悟历史, 体会个体存在的价值, 以达到史学濡养身心, 教育感化的作用 。 三、实现有效师生互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定位师与生在互动中的角色首先对于教师角色, 需要做到教师不是发布命令的上司, 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同路人 。
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要答疑解惑, 更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路人, 垫脚石 。 其次对于学生角色, 需要做到教师真正的以学生的未来成长为终极目标的培养理念 。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人, 他们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而且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主体 。 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不能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能力与情感, 而应被学生被动的学习被主动的接受, 学生信息的来源变单向为多向, 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 共享思维成果, 共同促进、互助成长 。
2、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留足准备的时间课堂师生互动能够有效、深层次的开展, 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 教师需要查找资料、依据学情充分预设教案, 学生也需要充裕的时间去预习、查找史料、分析整理整合信息、成为初步认识 。 没有课前的这些准备, 互动将是空中楼阁, 是无根之水、是无本之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