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有哪些,木本药用植物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哪些? 1.全草用药用植物
全草用药用植物多在植株充分生长 , 枝叶茂盛、或初花期采集全株 。 全株药用的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地上部分入药 , 如华北寒旱区的紫苏、益母草、荆芥、薄荷等;其二是带根入药 , 则须收刨全株 , 如车前草、紫菀等 。
2.叶用药用植物
通常在花蕾即将开放或盛开的时候收采药用植物的叶片 。 如华北寒旱区的大青叶、荷叶等 。
3.花用药用植物
一般在花朵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集花器中的药用器官 , 以免药用成分挥发或花瓣脱落 。 如华北寒旱区的草红花、菊花等 。 由于药用植物花期较短或花朵次第开放 , 一般要分次及时采摘 。
4.果实、种子用药用植物
大多数要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 如华北寒旱区的枸杞、草红花等 , 在成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宜 , 避免自然脱落 。
5.皮层用药用植物
一些多年生木本药用植物 , 其入药器官为茎皮或根皮 。 茎皮用药材的采集一般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体内浆液充沛时;而根皮用药材则以秋后采收为宜 , 此时植株药效成分多贮藏于根部 , 如芍药等 。
6.贮藏根茎用药用植物
一些一年生与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 , 其入药器官为地下贮藏根茎 。 地下贮藏根茎用药材的采集 , 一般在秋季植株枯萎之后或者春季返青之前进行 , 以保障药效成分尽可能多地存贮于根茎内 。 华北寒旱区地下贮藏根茎类药用植物较多 , 如防风、甘草、沙参、黄芩、桔梗、知母、紫菀等 。

在农村 , 有哪些常见的药用植物?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和土壤类型差异很大 , 从海南到黑龙江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温带 , 从东边沿海逐渐向西有平原、丘陵山地至西部的青藏高原 , 还有河流、湖泊等等 , 有红壤、黄壤、黑钙土、草甸土等等 , 有黏土、壤土还有砂土等等 。
从而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 据统计 , 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有11000多种 , 其中较常用的约500多种 , 而需要量较大 , 主要依靠栽培的约有250多种 。 依“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记载主要栽培的230多种药用植物(包括真菌药材)进行分类统计 , 它们共分布在88个科201个属 , 其中菊科有15属18种 , 常用的有菊花、款冬花等;唇形科有14属11种 , 常用的有黄芩、丹参等;豆科有10属13种 , 常用的有甘草、黄芪等;伞形科有9属11种 , 常用的有当归、北沙参等;百合科有8属13种 , 常用的有百合、贝母等;茄科有7属7种 , 常用的有枸杞、曼陀罗等;毛茛科有6属7种 , 常用的有黄连 , 乌头;姜科有5属7种 , 常用的有砂仁、姜等;兰科有4属4种 , 常用的有石斛、天麻;天南星科有2属4种 , 常用的有天南星、半夏;此外 , 还有木兰科、蔷薇科、大戟科、葫芦科、远志科、龙胆科、桔梗科、鸢尾科、灵芝菌科和多孔菌科等等 , 有些属中有许多种 , 有的多达10多种 , 其用途和栽培方法比较相近的只统计其中栽培较多的1种 , 由于种属的不同 , 它们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都有很大差异 。
它们当中有木本(银杏、杜仲) , 草本(远志、桔梗) , 藤本(栝楼、五味子) , 乔木(厚朴、槟榔) , 灌木(枸杞子、刺五茄);有一年生(紫苏、草红花) , 也有多年生(麦冬、菊花);有喜欢温暖(砂仁、薄荷) , 有喜欢冷凉(秦艽、龙胆) , 有喜欢潮湿(石斛、黄连) , 有喜欢干旱(甘草、麻黄) , 有喜欢阳光(多数植物) , 有喜欢阴凉(人参、黄连) , 有旱生(多数植物) , 有水生(芡实、莲);还有寄生(肉苁蓉、菟丝子)和共生(天麻);药材的性味 , 有甘、有甜、有苦、有酸、有涩 , 有的还有毒;药用部位有用根、花、果 , 有用种子和全草 , 还有用皮的 。 由于它们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有很大差异 , 其栽培繁殖技术也不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