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张养浩是哪个朝代的,张养浩六请


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还有 , 杜牧和谁被后人称为“小李杜”张养浩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 , 散曲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 他的散曲结集为《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 , 简称《云庄乐府》 , 共收录他的散曲作品一百五十多首 。

张养浩的诗歌成就也很高 , 能够与“元诗四大家”相媲美 , 并且内容充实 , 题材广泛 , 在咏史纪游、反映现实政治、民生疾苦方面 , 都有上乘之作 。 而且语言优美成熟 , 特别善于写景抒情 ,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他的诗文 , 晚年编定为《归田类稿》四十卷 , 今存二十四卷 , 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 他的政论集名《三事忠告》 , 包括《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 。 他还曾有一部词集《江湖长短句》 , 可惜今已散佚 。

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我们最为熟知 , 影响最为深远的元曲作品 。 原文为:

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 。
望西都 , 意踌蹰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这首小令遣词警辟 , 形象鲜明 , 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 。 全曲景中藏情 , 情中有景 , 情景交融 , 语言精练 , 且富有人民性 , 在元散曲 , 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 , 都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
张养浩是哪个朝代的人?张养浩(1270年-1329年) , 汉族 , 字希孟 , 号云庄 , 又称齐东野人 , 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 元代著名政治家 , 文学家 。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 , 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 。 少有才学 , 被荐为东平学正 。 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 后辞官归隐 , 朝廷七聘不出 。 天历二年(1329年) , 关中大旱 , 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 是年 , 积劳成疾 , 逝世于任上 。
【历史地理知识|张养浩是哪个朝代的,张养浩六请】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 , 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 , 追封滨国公 , 谥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 。 尊称为张文忠公 。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 , 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 , 是元代名臣之一 。 与清河元明善 , 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 , 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元朝张养浩诗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答案补充
李白(公元701—762年) , 杜甫(公元712-770年) , 李商隐(约公元813—约公元858年) , 杜牧(公元803-853年) ,
答案补充
小李杜不仅在年龄上要小大李杜许多(大约可以算重孙辈了) , 而且在诗坛的影响上也远较大李杜逊色 。
答案补充
大李杜 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李白(公元701—762年)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 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 , 仗剑出蜀 。 天宝初供奉翰林 , 因遭权贵谗毁 , 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 安史之乱中 , 曾为永王璘幕僚 , 因璘败系浔阳狱 , 远谪夜郎 , 中途遇赦东还 。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 , 后卒于当涂 , 葬龙山 。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 ,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 , 将其墓迁至青山 。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