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布局“一区两带三山”振兴 聚焦粮食、农业生态等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河南布局“一区两带三山”振兴 聚焦粮食、农业生态等
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就相关规划作以解读 。 阚力摄
中新网郑州4月15日电(阚力)《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一区两带三山”的发展布局 , 聚焦粮食生产、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山区特色产业等 。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15日举行“河南‘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新闻发布会 , 就上述规划提出的“一区两带三山”发展布局作以详细解读 。
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在发布会上介绍 , “一区”是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带”是沿黄和南水北调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三山”是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 。
刘保仓表示 , 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覆盖100多个县(市、区) , 多数是粮食生产大县 , 河南省784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3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 90%以上部署在这一区域 。
围绕“一区” , 河南省制定的“十四五”目标是 , 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 确保粮食、畜禽、油料、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 刘保仓称 , 其发展重点主要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 建设高标准农田 , 实现物联网、数字农业、高效节水、气象服务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的规模化应用 。 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重大科技平台 , 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 , 打造“中原农谷” 。 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中国(漯河)国际食品创新产业园 ,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
他介绍称 , 沿黄共有8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 , 南水北调沿线(含水源地)共有8个省辖市24个县 , 这两带既是河南重要的农产品产区 , 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
【河南布局“一区两带三山”振兴 聚焦粮食、农业生态等】“十四五”时期 , 河南省围绕“两带” , 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 , 推动沿黄和南水北调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打造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的“十字带” 。
刘保仓就“两带”发展重点表示 ,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 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以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水产等为重点 ,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 , 他举例 , 如开封朱仙镇、孟津卫坡村、孟州莫沟村等 , 要保护和利用优秀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 , 通过优势再造 , 推动乡村振兴 ,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
大别山革命老区共有3个省辖市22个县(区) , 伏牛山区共有4个省辖市13个县(市) , 南太行山区共有4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 , “三山”地区特色农业、生态、文旅、红色等资源丰富 , 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屏障和革命圣地 。
刘保仓称 , “三山”在“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是 , 要依托地区资源优势 , 把特色资源变成支柱产业 , 把红色资源变成金字招牌 , 丰富“两山”理论的河南实践 。
他就“三山”发展重点解答称 , 培育壮大杂粮、畜禽、茶叶、林果、中药材、油茶、淡水鱼等 , 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 把“信阳毛尖、灵宝苹果、西峡香菇、温县铁棍山药”等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成河南符合 。
此外 , 扩大生态旅游 , 培育红色旅游 , 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 打造茶文旅的“浉河模式”、沟域经济的“栾川模式”、美学引领的“修武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