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其他中医疗法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 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 。 主要临床症状有月经失调、腹块及压迫症状、贫血等 。 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生与雌激素有关 。 中医古代文献《灵枢·水胀》)篇中所提到的“石瘕”生于胞中, 伴月经失调, 故石瘕相当于子宫肌瘤 。 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还是有很多的经验的, 本篇介绍的是子宫肌瘤的其他中医疗法, 包括针灸、耳针、耳压法 。

 
①体针
取穴:子宫(双)、关元、三阴交(双)、曲骨;蠡沟(双)、中极、气海、横骨(双) 。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 针关元、气海、中极时, 直刺进针1.5~2寸;针横骨、曲骨时, 直刺进针0.5~0.8寸;针子宫时, 取40°角斜刺, 进针2.5~3寸, 需达宫体;针蠡沟、三阴交时, 进针1.5~2寸 。 均用平补平泻手法, 捻转得气, 留针30分钟, 其间行针一次 。 以上两组穴位, 交替使用 。 间日针刺一次, 10次为一个疗程 。
 

子宫肌瘤的其他中医疗法

文章插图

②耳针
取卵巢、子宫、脑、屏间、肾穴 。 操作:常规消毒耳郭, 用0.5寸毫针刺入耳穴, 深度以穿入软骨为度, 行捻转泻法, 留针一小时, 留针期间行针2~3次, 以加强刺激量 。 每日针刺一次, 15次为一个疗程 。
【子宫肌瘤的其他中医疗法】 
子宫肌瘤的其他中医疗法

文章插图

③耳压法
取穴:内生殖器(子宫)、肾、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 。 月经量多、经期提前加脾、缘中;合并痛经加神门;月经期间减内分泌 。 操作:常规消毒耳郭后, 以王不留行籽作为贴压物, 隔日换一次, 两耳轮换, 并嘱病人每日按压5次 。 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