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养花

1.室内养花对温度有哪些要求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花卉体内的同化、吸收、呼吸等生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正常进行 。 一般花卉在其生长适温范围内(15~25℃),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质越多,同时呼吸作用也越旺盛 。 在10~35℃,温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就增加2~2.5倍 。 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能促进花卉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花卉的生长就快 。
温度变化是引起花卉休眠的原因之一 。 不耐热的花卉,如郁金香、水仙、仙客来等在高温季节暂停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 耐寒的落叶花卉,如月季、牡丹等,则于严寒的冬季暂停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 不同种类的花卉都有其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 只有满足其生长的最适温度,才能健壮生长 。 如果超过其最高或最低温度界限,花卉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
2.高温天气养花怎样浇水花卉萎蔫是初级养花者经常遇到的现象,引起花卉萎蔫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水分不足引起的,但是不能将所有的萎蔫都统为一谈 。
一般情况下先确保不是旱的,浇水时不要浇到花瓣上;而后考虑盆内基质是否透水性良好,透水性不好,长期浇水会引起烂根而导致萎焉;再就是确保环境通风条件良好,而不至于导致植物生长环境过湿,发病而使植物萎焉 。 如果是以上情况请尽快更换疏松培养基质,放于通风处培养观察,可以适量用水的喷洒叶面 。
花谢了要把开过花的枝条剪掉,以免争夺养分 。 1、旱蔫花卉长期干旱未能及时浇水,从顶端向下萎蔫,枝干皮层皱缩直至全株枯死 。
这时,要对花卉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切忌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大量温度低的水浇灌土壤 。 另外天气干燥、盆土过干时花蔫是常见的现象,在高温干燥的季节,花卉叶面水分蒸发量较大,盆土干早,没有水分补充,植株很容易萎蔫 。
此时应将盆花搬到阴凉处,等盆土稍凉后,用接近土温的水将盆花浇透 。 2、水蔫土壤中含水量过大,植物根系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枝叶得不到根系的水分供应,以致萎蔫、枯死 。
对受害花卉要避免强光直射和强风直吹,剪去部分嫩枝、嫩叶,减少水分蒸发 。 剔除1/3过湿的盆土,加干土重新栽植,结合叶面喷水,每隔3天喷1次稀薄的液肥 。
养护10天,受害的花卉可康复 。 平常新手养花过程中,容易浇水过量、盆土过湿导致花卉萎蔫,由于浇水的量过大,盆土长期呈潮湿状态,甚至积水,盆土通透性不良,花卉根部受伤,出现整个植株的叶子一齐萎蔫的现象 。
这时应停止浇水,疏松土壤 。 情况严重的,要脱盆换土,剪去烂根,重新栽好,放在阴凉处养护 。
水质偏硬:长期用硬水浇花,土壤因碱化而板结,使根系吸水受阻,引起植株萎蔫 。 改用软水浇花,情况就会好转 。
花蔫了怎么办呢? 3、风蔫花卉发生新梢,特别是春梢大量生长时,遇上强烈的光照和强风,常常发生萎蔫 。 这时要采取遮荫、避风、叶面喷水以防止新梢失水而萎蔫 。
4、热蔫夏季喜欢凉爽环境的花卉,若放置在光照强、温度高的地方,叶片会出现萎蔫内卷,甚至枯黄脱落 。 应立即将其放到湿润、通风、凉爽的地方 。
5、冷蔫冬季气温波动大,夜间气温突降至10℃以下,扶桑、茉莉、杜鹃等花卉,叶片在清晨会萎蔫失去光泽,中午气温升高后逐渐复原 。 短时间的冷蔫对花卉影响不大,但应该注意保暖 。
温度降低:秋天,气温变化大,夜间温度低于10℃时,喜温暖的南方花卉,如白兰、叶子花、茉莉、扶桑、花叶万年青、孔雀竹芋等,在清晨叶片会萎蔫,中午温度升高后,又能逐渐恢复,这时,盆花就应该注意防寒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