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之站的重逢

作者:黎荔
【小站之站的重逢】
小站之站的重逢
《小站之站--有赠》
两列车相遇于一小站 , 是夜央后四时
两列车的两列小窗有许多是对著的
偶有人落下百叶扉 , 辨不出这是哪一个所在
这是一个小站……
会不会有两个人同落小窗相对
啊 , 竟是久违的童侣
在同向黎明而反向的路上碰到了
但是 , 风雨隔绝的十二月 , 腊末的夜寒深重
而且 , 这年代一如旅人的梦是无惊喜的
这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小站之站——有赠》(1957年) , 描写夜央后 , “两列车相遇于一小站” , 车窗两两相对 , 偶而有人“落下百叶扉” , 辨认车窗外所在 , “会不会有两个人同落小窗相对/啊 , 竟是久违的童侣/在同向黎明而反向的路上碰到了” 。 诗中“童侣”一词发表时为“同志” , 这一称呼隐约可见那个年代意识形态的渗透 。 然而 , 当诗人将这一不早一分、不晚一秒、不前一步、不后一尺 , 恰恰在久远而开旷的时空中 , “同落小窗相对”的故人重逢之惊喜 , 消解于“风雨隔绝的十二月 , 腊末的夜寒深重”之中时 , “小站之站”就成为了刹那之时、咫尺之地的生命悲喜的象征 , 《小站之站》也就弥漫出浓重的生命无常感 。
小站之站的重逢
这个冬夜的小站 , 在荒山野岭之地 , 灰蒙蒙的颜色 , 清凛凛的夜寒 , 好像整个天地风雨之中都挂着庞大的落寞 , 落寞是岁月的飘忽和时间的流淌 。 久违暌隔的童侣 , 会不会意外地相逢又失散 , 在同向黎明而反向的火车上?当车窗两两相对 , 俩人相对如梦寐 。 今夕复何夕 , 共此小站台?他们的内心将如何的暗涌 , 如何的激荡 , 诗人一个字没有写 , 反而是以一种人生极为复杂沉痛的感慨 , 如悬崖勒马、一缰带住 , 结束了前面那些浪漫如梦的描写——“这年代一如旅人的梦是无惊喜的” 。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 也许命运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 也许这样的惊喜并不会到来 。 当时海峡隔绝 , 冷战年代投下的阴影是显在的 , 但诗由此写出的 , 却是生命的一种本原状态 。 战争烽火 , 所爱流离 , 总有些人昔日一别 , 谁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了呢?有些情感和心理 , 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 无边无际无着落 , 这就是世事茫茫 , 人世沧桑 , 一如窗外“风雨隔绝的十二月 , 腊末的夜寒深重” 。
小站之站的重逢
这首诗中有历史离散的深刻内涵 , 更有人类命运的“写真” 。 一分一秒的流逝 , 可以改变太多太多 , 擦肩而过的回头相望 , 却被列车反向急驶的长长距离所阻挡 。 年少时的纯爱与友情 , 随着时间苍穹的变幻 , 无奈地化作了咫尺天涯 。 别以为很多东西是永恒的 。 其实 , 很多东西就是刹那的 。 命运并不总是慈悲 , 大多数时候她都冷冽地伺守一旁 , 看着你在蛛网般的迷路里兜兜转转找不到出口 , 在南辕北辙的歧路上懵懵懂懂地擦肩而过 。
我们用心跳的天平 , 称量度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 。 总有这么一秒 , 我们会骤然看见 , 裹挟着一切而去的 , 巨大的流逝与无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