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

文章插图

近期 , 新冠肺炎疫情对水产养殖和市场供应带来一定影响 。 同时 , 春季气温开始逐渐升高 , 昼夜温差大 , 天气变化频繁 , 是水产动物防病促长 , 提高成活率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 为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 确保疫情期间各地水产养殖稳定和市场供应充足 , 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协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国家大宗淡水鱼、虾蟹、贝类、特色淡水鱼、海水鱼、藻类等6个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 , 共同编写了本指南 , 供各地在开展春季水产养殖时参考使用 。

一、种苗生产
(一)做好亲本培育
春季是水产苗种需求量最大的季节 , 为满足春季有足够的优质种苗用于养殖生产 , 尤其是保障种苗的质量 , 近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 , 主要是亲本的营养强化工作 。
1.鱼类亲本培育:繁殖群体因生殖腺发育的需要 , 对一些营养素的需求会不同 , 应该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需求 , 投喂相应的饲料 , 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 。 特别要预防亲本饲料霉变 , 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 , 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 。 环境调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温、水质和水位 。 海水亲本饵料尽量选择优质干性配合饲料 , 同时搭配正规饲料添加剂等增强亲鱼体质 , 减少对冰鲜饵料等外源输入投入品的依赖 。
2.虾蟹亲本培育:虾蟹需要进一步加强优质亲本的选择和营养强化 , 同时要加强饵料生物弧菌等病原的检测;保障亲本培育水体温度;为防治外源病原输入 , 要做好养殖用水过滤、消毒等措施;保存在池塘的虾蟹亲本需要加强水质检测 , 及时采取水质调控措施 。
3.贝类亲本培育:双壳贝类亲本饵料以鲜活单胞藻类为主 , 搭配代用饵料;腹足类养殖贝类主要是鲍类 , 在亲鲍促熟培育期间 , 以新鲜饵料为宜 , 饵料应新鲜 , 投喂前需清洗干净 , 保证亲本营养充足均衡 , 控制亲本同步发育 。
(二)做好苗种繁殖
苗种的繁殖是保障春季生产的重点 , 春季是大多数水产品种的繁殖季节 , 及时掌握季节变化 , 合理安排生产非常重要 。
1.鱼苗繁殖:根据春季水温等环境条件变化情况 , 制定精准的海水鱼亲本“水温+光照+营养”综合促熟措施 , 制定精准的淡水鱼亲本“水温+流水+营养”综合促熟措施 , 诱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或利用激素诱导产卵 。 繁殖季节要注意温度变化 , 春季常见时冷时热 , 容易鱼卵冻死或发生水霉疾病 , 要注意保温 , 或者根据天气预报 , 开展鱼苗繁育 。 此外 , 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70-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 。
2.虾蟹苗繁殖:做好生物藻类、轮虫等虾蟹苗种饵料的保种工作 , 采取养殖用外源水大型生物隔离、一级消毒沉淀、二级消毒沉淀、三级紫外消毒、四级蓄水等苗种繁殖与培育的水质保障措施 , 保证使用净化水 。 每天至少2次(清晨和傍晚)检测水体的溶解氧、pH、氨氮、亚硝氮、硫化物等指标 , 及时调控水质 。
3.贝苗繁殖:雌雄同体的扇贝(如海湾扇贝)亲贝排放精卵之后要及时洗卵 , 一方面避免多精入卵 , 降低受精率 , 另一方面 , 防止精液过多污染水质 。 牡蛎等采取解剖受精的贝类 , 要注意区分雌雄个体 , 挤卵时注意排除内脏团 , 可采用多级滤网过滤 。

(三)做好苗种、鱼种培育
1.及时规划苗种生产计划:按照苗种需求订单制定生产计划 , 不要盲目扩大或缩减苗种生产数量 , 保障养殖生产苗种供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