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猪气喘病如何治疗,仔猪灌药呛到肺了还能好吗


怎样防治猪气喘病? 盐酸土霉素:日用量300毫克/公斤体重,用0.25%普鲁卡因或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5天为1个疗程,治疗猪气喘病重症者可适当延长1个疗程 。 按6毫克/公斤体重作气管内注射效果较好 。
卡那霉素:硫酸卡那霉素药效较高,一般病猪2.5万国际单位/公斤肌肉注射,可作为延缓疾病急性症状发作的有效药物,此药治疗气喘病疗效快,但是复发率较高,一般治愈率仅占50%左右 。 如用卡那霉素与土霉素交替使用,其疗效会提高 。
扩展资料:
用户养猪注意事项:
最好在天气不太热的每天早晚给猪喂食,白天天气热尽量不要喂,通过人工降温得方式,如果猪圈温度的温度有所降低的话,可以少量喂一点,主要还是早晚的两顿要喂好,给猪饲料的时候,要注意饲料一定要是凉的,不能是热的,热的话即使周围的环境是凉的它也不会好好吃 。

夏天的时候可以在猪圈里多加几个水槽,且里面随时要有水,这样猪仔们可以自己降低身体温度,从而促进食物增肥 。 水喝的多了,还可以加速猪仔的肠胃蠕动,让猪仔吃的饲料快速消化,增加进食率 。
参考资料来源:

猪气喘病如何治疗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 。 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 。 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 。 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
流行病学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 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 。 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见 。 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 。 气候骤变、寒冷阴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继发感染等原因,可使病情加重,致死率增高 。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猪气喘病呈现新的流行特点,现介绍如下:
1、仔猪发病率增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 以往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 。 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 。 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 。
2、规模场发病率增高,发病面积扩大 。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异地引种和流通频繁,但在引种和流通交易过程中,由于检疫把关不严,未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验,不能准确识别出“病猪”,造成许多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性感染猪带菌异地传播,导致该病在一些猪场大面积流行;同时,由于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而饲养管理不善,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 。
3、发病季节明显,混合感染居多 。 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许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温度,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最容易诱发该病 。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最容易发生 。 如有的猪场防疫消毒不严格,导致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多种病原长期存在,猪群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从而加大了防治难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