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魔能养花吗

1.鲁迅喜欢养花吗大文豪鲁迅,居必有树,无树不欢 。 对花草树木甚是喜爱!
他从小喜读清人陈淏子的《花镜》,刚从归国,鲁迅身无长物,处境颇为潦倒 。 但这样的时刻,他依旧不忘树木,特地从日本带回来一株栀子树 。 归国后,将栀子树种在庭院中,后又赠给了表弟 。 《鲁迅年谱》长编1909年8月目下列了三条资料,第三条是:“鲁迅将从日本带回来的水野栀子栽种在庭院中,后来把这棵栀子树赠送给表弟郦辛农 。 一九六二年,郦辛农又把这颗栀子树转赠给绍兴鲁迅纪念馆,至今仍存活 。 ”一旁列边注曰:“据师之竹《郦辛农先生捐赠水野栀子》,载一九六四年《绍兴鲁迅纪念馆馆刊》第二期 。 ”而《鲁迅年谱》(增订本)同年8月目下,三条资料的文字表述略有不同,其中第三条写:“回故乡后,鲁迅将带回的日本水野栀子移栽在庭院中,后赠给他的表弟———养蜂专家郦辛农 。 一九六二年,他的表弟又把水野栀子转赠绍兴鲁迅纪念馆,至今仍存活 。 ”随文的注释是一样的 。
回国后,有一段时间,鲁迅过得并不如意 。 正如他自己在《呐喊》文集中提到,那是一段挺苦闷的时期,如身处黑屋,看不到光芒 。 于是,暂住旧屋,接着抄写古书,聊以消遣 。 可哪怕在抄写古书上,鲁迅选的也是《南方草木状》这类和草树有关的古籍 。
三十一岁时,辛亥正月鲁迅工笔抄录嵇含的《南方草木状》 。 同年,1911年4月,鲁迅“本月从《说郛》一书中抄录出王方庆所著《园林草木疏》一卷,李翱所著《何首乌录》一卷,杨天惠所著《彰明坿子记》一卷,戴凯之所著《竹谱》一卷,赞宁所著《笋谱》二卷,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傅肱所著《蟹谱》二卷,这些手稿和别人所抄录的阙名《魏王花木志》等十九种合订为《说郛录要》两册 。 鲁迅还以明代抄本《说郛》原本批校过其中的周氏所著《洛阳花木记》一卷,赵时庚所著《金彰兰谱》一卷,周氏所著《洛阳牡丹记》一卷,陈翥所著《桐谱》一卷及戴凯之所著《竹谱》一卷” 。
1913年3月13日,他还“寄给周建人《埤雅》一部四册,《尔雅翼》一部六册,支持他研究植物学” 。 而《鲁迅年谱》增订本,1909年7月目下说:“在回国前,寄给周建人有关植物方面的英文书籍三册 。 据周建人说:这是德国司脱拉司蒲等人合编的《植物教科书》英译本和非常讲究的《野花时节》(四季的野花之意)以及《植物生物故事》,希望我研究植物学和生物学 。 ”这一条原本注明是1978年访问周建人的回忆资料,《鲁迅年谱长编》给删去了 。
鲁迅终身喜欢养花种树,并亲自动手采集植物标本 。 回国之初在杭州和绍兴当教师,曾先后带领学生去西湖周围的孤山、葛岭和北高峰,以及禹陵一带采集植物标本,兴致勃勃,用的还是专门从日本带回来的“洋桑剪” 。 他在北京的新居里植树,在上海大陆新村的家里养花,并且在文章里深情地写故家百草园的花草、上野的樱花、北京绍兴会馆的老槐树和著名的两棵枣树……
鲁迅迁入旧屋时,也不忘种树 。 紫丁香、白丁香各一株,碧桃一株,花椒、刺梅、榆梅各两株,还有青杨三株,这都是日记中有记载的 。 尽管心情郁闷,但在植树消遣的过程中,鲁迅还是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
后来,不管是南下,还是住上海期间,只要有条件,鲁迅必养花种树 。 居不可无树,没有花草树木,少了绿的气息,生活难免乏味了许多 。 所以,不论是在鲁迅描写的百草园中,还是鲁迅笔下著名的两株枣树,我们都可以看到,鲁迅对花草树木是饱含感情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