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没有了炊烟

作者:黎荔
夕阳没有了炊烟
【夕阳没有了炊烟】你的乡愁还在 , 乡村却已不复往日模样 。
许多人还记得“又见炊烟升起”的歌 , 其实我们已基本看不到炊烟 。
未来的孩子们 , 也许会追问:炊烟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时的你 , 会努力地向他们描绘那画面:傍晚的天空上不断变幻色彩 , 从橘红到橘黄 , 从橘黄到玫瑰红 , 到紫色 , 到蓝灰 , 到烟灰......然后 , 炊烟升起来了 。 炊烟是乡村独特的符号 。 一缕缕 , 绵绵的 , 袅袅的 , 飘升起来 , 淡蓝淡蓝的炊烟里 , 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 , 朴素 , 温暖而芳香 。 从林边 , 从荒野 , 从山谷 , 远远地传来了 , 晚归的牧人驱赶牲口的吆喝声 。 随意点缀在村中茅屋栏栅旁的桃树、枣树、柿子树、白杨树 , 或金黄或翠绿 , 与茅屋、炊烟、挑水的村妇、牧羊的孩童一起 , 营造着家园的温馨 , 表达着生活里简单的愿望 。 土地上生长的每一样庄稼、每一棵树、每一丛草 , 都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 生机是这么直白而一览无余 , 令人感动 。
在大山的深处 , 在原野的村庄里 , 一股股青色炊烟在半空交汇 , 那烟火一路向上 , 在山谷斜坡上、平畴绿野上连成一条游龙 , 那不是工业园区吹出的有害烟雾 , 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田园生活方式 。 虽然 ,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 炊烟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 并且逐渐在退出我们的生活 。 但是 , 那一缕缕代表着宁静、纯洁、轻盈和美好的炊烟 , 却依然牵动着我们的思念跟乡愁的神经 , 甚至在我们的身体跟灵魂深处 , 植入了无法言说的隐隐疼痛 。 我们的村庄很远、田野很远 , 但关于村庄和田野的记忆还很鲜活 。
这个城市没有炊烟
许多故事都回归故乡
这里的水波澜不惊
火只在夜里照亮梦乡
我们仿佛一只蚂蚁
游走在钢筋水泥的格子里
默默穿过一条街的孤独
看到整条街的喧嚣与躁动
——不知名的树木
——陌生的路人
——正在走的路
谁都会被时间无情带走
谁抬头仰见生命的枯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