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写出了异地恋的心声

爱情美如画 , 让人驻足观之 , 仔细品之 , 逐渐陶醉其中 , 最终难以自拔 , 索性随了自己的心意 , 将一腔的浪漫情怀 , 尽情倾诉于她 。
于是 , 在有生之年 , 多了一个心心念念的人 , 无论天涯还是海角 , 亦或是天各一方还是近在咫尺 , 一颗心总会有所牵挂 , 因而 , 爱情之花愈发的绚烂芬芳 。
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写出了异地恋的心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异地恋”虽然是一个新颖的词汇 , 但是在古人的故事里 , 却不乏两地相隔、相思渐缠的倾诉 。而这种幽怨中 , 带着浪漫情怀的故事 , 在文人的笔墨下 , 变得意味隽永 , 进而生动活泼起来 。
长江一路向东流 , 浩浩汤汤、一刻不停 , 穿过许多的省份 , 在历史的长河中 , 以及人们的记忆中 , 留下数不清的传说 。
关于爱情 , 有着这样的一首恋曲 , 将长江与“异地恋”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 , 用长江来抒发相思的情怀 , 情意绵绵中 , 带着一些埋怨 , 即便相思很痛 , 依旧不负君 。
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写出了异地恋的心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概是一种怎样的爱情呢?仔细读之 , 回味无穷 , 于是在我的脑海中 , 有了这样的场景 。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 一身青衫的男子 , 心情愉快、面带笑容;他携带着礼物 , 在媒人的指引下 , 来到了相亲的地方 。
等待着男子的 , 不是羞涩腼腆的女子 , 而是女子的长辈父母 。于是 , 媒人开始了她的演讲 , 用“三寸不烂之舌” , 彻底的说服了女方的父母 , 这定亲的流程算是开启了第一步 。
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写出了异地恋的心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借着上茶的工夫 , 姑娘满面羞红 , 与男子有了第一次的见面 。当彼此互视的瞬间 , 各自的心头一震 , 原来他/她 , 就是自己一直等待的那个人 。
从此金风玉露相逢 , 爱情的种子 , 在两个人的内心开始了萌芽 。在“男当婚、女当嫁”的年龄中 , 你有情我有意 , 通过明媒正娶 , 彼此期待着 , 婚姻顺理成章的到来 。
为了将心爱的女子 , 用“八抬大轿”、“锣鼓唢呐”迎进门 , 将自己的人事大事 , 操办的热闹轰烈 , 于是 , 男子顺着长江水流而下 , 去新的地方谋发展 。
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写出了异地恋的心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女子在长江的这头 , 男子在长江的那头 , 从此之后 , 两个人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 。路途遥远 , 还有长江水的阻隔 , 相爱的双方只能飞鸽传书 , 将彼此的相思 , 付诸于书信上 。
看不到心爱人的影子 , 百无聊赖中 , 女子情思高涨;她矗立在长江的岸边 , 脑海中满是情郎的影子;直到夕阳西下 , 她才步履蹒跚地往回走 。
在当晚 , 夜深人静的时候 , 女子依旧无法让牵挂搁浅 。望着茫茫的夜幕 , 听着奔流不息的江水 , 于是她奋笔疾书 , 一口气写下了爱情的誓言 。
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写出了异地恋的心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即便身处异地恋 , 即使两个人无法相见 , 但是彼此站在长江的两头 , 共同引用这一江之水 , 那种谈情说爱的感觉 , 依旧会让人不觉中陶醉 , 内心对这份爱情 , 也会变得更加坚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