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 五一让高铁停运的地膜 不仅会飞 还是真正的“伏地魔”

回顾今年的五一假期,最让人惊喜的是,除了门票难买、酒店价格飞涨、景点拥挤之外,竟然还有农作用的塑料薄膜!
【地膜 五一让高铁停运的地膜 不仅会飞 还是真正的“伏地魔”】5月1日,京广高铁定州市境内,因大风天气,塑料薄膜挂在接触网上,导致接触网发生故障,导致京广高铁列车晚点到达北京西站,造成大量旅客滞留北京西站,不仅打乱了数万人的假期出行计划,还差点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那么塑料薄膜材料是什么呢?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带来这样的伤害?
01
什么是地膜
地膜是地面覆盖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的PE膜,也有绿色和银色的膜。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膜使用量252.8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43.7万吨,面积1865.7万公顷,比2016年增长1.45%。
02
塑料薄膜的功能
地膜看起来很薄,但它的作用相当大:
保温
节约用水
土壤保持
保存肥料
除草
害虫防治
抗旱抗洪
提高产量
扩大种植范围
对于我国三北地区来说,由于气温低、雨水少、干旱差、无霜期短,地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地区,地膜覆盖能有效增温,保护土壤水分和杂草,使玉米、棉花等作物增产30%以上。

地膜 五一让高铁停运的地膜 不仅会飞 还是真正的“伏地魔”


文章图片

03
塑料薄膜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农用薄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聚合物很难分解。如果长期留在田间,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迁移,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造成作物减产。
目前我国至少有1/3的农膜留在耕地上,不同程度的残膜污染土壤。使用地膜的主要农区累计残留量为4 ~ 20公斤/667平方米,部分地区残留量超过30公斤/667平方米。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对农作物的危害。残膜影响和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可避免地导致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任何有残膜的土壤都会阻碍根系沟通,影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在株间施肥时,有较大的残膜隔离肥料,影响肥效,导致产量下降。

地膜 五一让高铁停运的地膜 不仅会飞 还是真正的“伏地魔”


文章图片

3.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由于残膜回收受限,残膜处理回收不彻底,部分清洗后的残膜被丢弃在田间。一阵大风过后,残膜被吹到房屋前后、田野和树梢,影响环境景观,造成“白色污染”。尽管高铁运营中断是由于意外天气因素,但它凸显了残留塑料薄膜的处置问题。
4.对牲畜的伤害。留在地上的废膜用牧草收集起来。牛羊误食残膜后,堵塞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04
如何解决塑料薄膜问题
塑料薄膜有好的一面,所以我们不能抛弃它,那么在使用塑料薄膜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1.加强回收利用。早在2018年,国家就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在0.01毫米以下的“薄”地膜,由于0.01毫米以下的地膜太薄,使用后容易破碎散落在地下,农民无法完全回收,只能将其抛在身后,加剧了环境污染。厚地膜回收更方便。
目前,以农业农村部为首的多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农膜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表示,国家将支持组织、企业或个人回收包括塑料薄膜在内的农膜。同时,国家还通过提供水、电等优惠政策支持地膜等农膜回收,并对其他注意事项进行了规范。

推荐阅读